望有口才,政务能力远不及荀允和,郑阁老便是个和事佬,用于平衡各部,斡旋朝中争端,户部尚书养病半年,尚在适应当中,至于兵部尚书,人是个实干的,论威望和手段也不及荀允和。
这些年所有的偏爱,均成了此刻的掣肘。
皇帝头疼地按了按眉心。
也仅仅是犹豫一瞬,皇帝果断做出抉择。
即便要换荀允和,也不是现在。
有这个把柄在手,想要拿捏荀允和也容易。
这么一想,皇帝豁然开朗,起身负手踱步到他身侧,“荀卿,你起来。”
荀允和慢慢折起膝盖,垂眸立在皇帝跟前,双目暗沉无神。
皇帝叹道,“不是你的错。”
荀允和眸色渗出几分痛楚,“臣识人不明,抛弃妻女,罪不容恕。”
皇帝摇摇头,“你是被人算计,并非本意所为,”眼看荀允和又要辩驳,皇帝蹙眉道,“朕说你没错,你就没错。”
荀允和难以想象这个时候皇帝还要坚持用他,他后退一步,合手一揖,“陛下,臣身为大晋官吏,天子门生,不能修身,不能齐家,何以治天下,陛下若放任臣继续留在朝堂,天下百姓必以为陛下识人不明,恳求陛下发落微臣,勿要因为臣而沾污了圣誉。”
看t得出来荀允和是铁了心要离朝。
皇帝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己,反被他这话勾出了火气,当即斥道,
“你的名声大过朝廷,大过百姓?你的脸面比朕的江山还重要?你也是读圣贤书的,当知大丈夫不拘小节的道理,滚回去,给朕当差。”
荀允和喉咙哑住了,立着不动。
皇帝显然不愿朝局再生动荡,不得已先留下他。
皇帝见他不再辩驳,那口气顺了下来,慢悠悠在他跟前踱了几步,又扭头问他,
“你当初改名进京,是因你岳丈要求?”
荀允和不避讳,“是,他恨臣招惹杀身之祸,怕牵连妻女。”
皇帝点点头,复又打量荀允和几眼,哪怕他年过四十,依然面容俊朗,风度翩翩,荀允和才貌双全,进京时便名声斐然,当时相中他的不知凡几,人家岳丈惊弓之鸟,担忧也无不道理,只是到底是狠心了些,拆散了他们一家三口。
“你岳丈人呢?”
荀允和在回程路上也招来银杏问过,遂黯然回,“三年前失身跌落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