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早朝,他精神奕奕,遇上谁都是笑眯眯的。
人家要是不阴不阳的提起李卫和卫毅,他就特别真诚的夸他们。
意思是在万岁爷的领导之下,有这两个左膀右臂,那户部真的要带领全天下百姓进入温饱了。
那些个想看他笑话,或者看他跟皇上顶起来的人,一个个都失望至极。
今天作为户部侍郎的李卫和卫毅新官上任,当然也来上朝了。
李卫还好,毕竟之前当官也有一些同僚,有一些面子情。
但是卫毅就如坐针毡了,好多人看他的眼神,都像带着刀子一样,在他身上来回的刮。
不过他本来就是暗卫出身,最会的就是隐藏自己。
站在那里很不起眼,而且也不跟别人有眼神对视,反正就当看不见。
想让他不自在的人,心里是更不爽了,脸上都带了出来。
四爷在上头看的是清清楚楚,可是没人站出来说,他也不提。
君臣之间,也是有博弈的,谁先开口谁就先占下风。
眼看着早朝都快结束了,四爷还是没提这件事,就跟平常一样。
终于有大臣忍不住了,沉不住气的把卫毅破格提拔成从二品给点了出来。
四爷反问道:“那你觉得要什么样的功绩,才能破格提拔呢?”
那大臣愣了一下,脑子转的飞快,最后瓮声瓮气道:“那至少要开疆拓土的功绩才行吧......”
他也不确定,毕竟除了开国皇帝,也就开疆拓土的功绩最大了。
也没听说这个卫毅有这样的本事,这次的反驳应该是稳了。
四爷却道:“那开疆拓土需要什么条件呢?”
大臣还没回应,他又继续道:“最重要的需要士兵、需要粮食,对吧?”
这话没什么问题,但是大臣们都被四爷给的歪理给整了多少次了。
看他这么轻飘飘的说出来,虽然觉得有道理,但心里莫名其妙有点不信任。
但也没人敢说他不对,只能一起点头。
四爷笑了:“卫毅帮皇后研究出来的,是水稻良种,这关系到大清的子民繁盛。”
“人有了,粮够了,开疆拓土指日可待!”
这样一说,的确是......
啊呸!
不对!
那大臣挣扎着道:“水稻良种是重要,可多的那点亩产,怎么也不会有这样大的功效啊!”
众人开始七嘴八舌:“可不是么,水稻亩产两三百斤,良种能好到哪里去?”
“就算是到了三百五十斤,那点粮食也是杯水车薪啊。”
“我大清这几年子孙是繁荣起来,可粮食这也的确是个问题啊........”
......
四爷根本没让他们闭嘴,等大家都嗡嗡嗡的说了一通。
这才特别爽的喊了卫毅:“卫毅,你来说说,你那水稻亩产多少斤?”
他特意没在圣旨上写清楚这良种亩产多少斤。
毕竟他都被震的不轻,怎么可能放过这些个大臣们?
卫毅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声音却平稳的输出:“回禀万岁爷,亩产八百斤!”
他这句话掷地有声,把一众大臣都打的头晕眼花。
就连张廷玉、马齐这种绝对站在四爷这一边的人,都有些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什么?!
他们是老了耳朵听不清楚了吗?
水稻亩产八百斤?
这句话听着就很不合理啊!
“怎么可能?!!!”
“水稻亩产八百斤,你怎么不去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