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1 / 2)

这类记者有时候和其所属机构唱反调甚至是发表不同立场的言论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被《时代周刊》采访这件事的最终走向是否如同林灰期待的那样也很难说。

不怪林灰想的阴暗。

宁愿相信母猪会上树。

也不要信有些歪果记者的脑回路。

虽然林灰是渴望名声崛起的。

但林灰更是深知只有实力和名声相互匹配才是正确的发育方向。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

闷声发大财才是最好的。

话虽如此,不过物质发展并不是随着林灰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

有些事情林灰现在想太多也没啥用。

而且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计划过甚也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因此林灰也没思考太多。

第358章 《时代周刊》的造访

第358章《时代周刊》的造访

如何打破“茧房”?

这个问题对于林灰而言,关键点不在于“茧房”的成因,同样也不在于“茧房”的性质。

归根到底是因为林灰作为一个重生之人直白而强烈的“信息焦虑”。

尤其是作为一个渴望成为上位者的人,林灰是不甘心在信息摄取上任人摆布的。

可能也正是出于这种心态。

使得林灰对对“信息茧房”和“社交同温层”之类的概念了解得越多。

就越担忧自己是否已经身陷其中,进而为此感到焦虑。

至于如何打破这种困境?

古人云:“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如何打破信息茧房和社交同温层,或许林灰要做的事情是借助古人的智慧。

林灰认为单一或者单向的消息获取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很大程度是“信息茧房”以及“社交同温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如此一来,林灰觉得想要避免上述困境的形成那就需要有更多的信息渠道。

确切的说林灰所需要的是更多高效且靠谱的信息渠道。

如果是不确定是否靠谱的信息渠道,贸然增加一堆信息渠道真不见得是好事。

贸然增加一堆信息渠道会使得信息朝着熵增的方向发展。

如此一来随着信息的增多,在甄别信息的有效性时反而容易牵扯林灰很多精力。

说到靠谱的信息渠道,林灰又想到了此前不久收到的“北域省杰出青年及优秀企业家座谈会暨北域经济发展研讨会”的邀约。

像“北域省杰出青年及优秀企业家座谈会暨北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这样的一个由北域官方发起的以讨论地方经济发展策略为主旨的研讨会没道理不靠谱吧?

反正从往年的历次“北域省杰出青年及优秀企业家座谈会暨北域经济发展研讨会”来看,这个研讨会每次都可以说得上是精英荟萃,如果这次“北域省杰出青年及优秀企业家座谈会暨北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也一如往期的话。

那这次“北域省杰出青年及优秀企业家座谈会暨北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对林灰来说无疑是个不错的获取消息的平台。

如此,林灰不由得对这次研讨会多了一点期待。

希望能在这次研讨会上能够有所收获。

心下这样想着,林灰作为重生者焦虑的情愫也慢慢淡化了不少。

黄静不知道林灰心中所想,如果知道林灰心中所想的东西。

黄静肯定会否认林灰的臆测。

什么“社交同温层”不存在的。

或许也可能是存在的。

但黄静绝对不在林灰所谓的“社交同温层”上。

能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