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想想六度空间理论。
按照该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尽管这个理论尚未得到有效论证。
但之所以广泛流传应该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个理论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了。
只要愿意花工夫,似乎任何人的联系方式都能搞到手。
突然被很多记者来访,林灰也没贸然接受采访。
天知道这些记者是何来意。
而且明天还要接受官方报刊的采访呢。
在此之前林灰并不想因为接受一些其余记者的采访而横生枝节。
因此这些通过电话找上门的记者林灰都拒绝了。
当然了,即便是拒绝林灰也没生硬的拒绝。
而是称夜深了家人已经休息了等天亮再联系。
好不容易才应付完这些蜂拥而至的记者。
林灰依旧没得清闲。
林灰对此也很无奈。
看来获奖也不完全是好事。
通过同外界联系,林灰又收获了不少消息。
在这些消息中。
最让林灰意外的要数林灰得知他获得了北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这个可不是奖项的提名。
而是正儿八经地获得了相应的奖项。
相比于被提名国奖的意外之喜。
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其实不完全是意外了。
虽然常规途径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相关的奖项获得一样要经过推举之类的。
但凡事总有例外。
林灰记得,按照往年北域的惯例。
能获得郭嘉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哪怕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资格
也铁定能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毕竟有机会参与到全国角逐的,总不至于在一省都不能拿奖吧。
内卷大省除外。
按照这个逻辑能获得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的似乎也毫无疑问能拿到市里相应的奖项。
呃,事实证明林灰猜测的不错。
才挂断北域省科学技术/厅通知他获得北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电话之后。
林灰又收到了来自市里相应部门的电话。
市里表示林灰获得年度科技进步奖的特等奖。
林灰已经见怪不怪了,没道理一个国奖提名、省内一等奖的获奖者在市里拿不到任何奖项吧。
诚然如此的话,那是不是市里相应部门对上级的安排有意见?
因此林灰在市里不仅要获奖,而且起码要一等奖或者更高。
道理林灰都懂,不过林灰印象中国家和省级单位进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都是管理。
市里似乎从来没有评选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一说吧。
不过电话那头的人却表示恭喜林灰成为首届市内该奖的获得者。
而且也是唯一的获奖者。
我去,特事特办可还行。
对此,林灰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为什么会有种被钦定的感觉。
这真就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呗。
第225章 拿奖拿到手软
第225章拿奖拿到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