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1 / 1)

刚才,在想明白自己代表了一种利益诉求之后。

林灰其实就不怎么害怕质疑了。

质疑者面对一般的高考状元的成绩发出的质疑。

或许会被解读为正义的举动。

但当林灰代表了一个利益群体后。

事情就有了些不同。

即便质疑者的初心可能是代表了正义。

但当林灰代表了利益集体后。

即便是正义的质疑依旧会大概率被解读为是想要争夺什么利益。

这样纵然是林灰遭到质疑。

外界做出的反应很可能也不是顺着质疑者的思路去思考林灰成绩本身是否有问题。

而是会想你出于什么目的才会这样质疑。

即便人们不会想到,各种“聪明”的以及看热闹不怕事大的自媒体和媒体也会帮群众想到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林灰遭到质疑,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各打五十大板。

此外,关于高考状元的价值,因为前世的一些见闻。

林灰还想到了一些别的东西。

事实上,就算林灰的高考成绩完全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

也难保不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声音。

回顾过往每年的高考状元,基本可以发现。

几乎每年高考状元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一些质疑。

之所以出现质疑不全是因为高考状元的能力受到怀疑。

有的高考状元被公认为名孚其实。

可为什么还会遭到质疑呢?

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需要让高考状元处于受争议的状态。

不受争议怎么能有话题度呢?

没有话题度怎样带来热度呢?

而没热度的话又怎么能够让有些人借此谋求商业价值呢?

高考状元不光意味着能随便挑选大学。

对于一些人来说,高考状元背后也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高考状元与商业价值一旦联姻,就会成为商家追捧的香饽饽。

商家必然会使出浑身解数,将冠有“状元”头衔的各种衍生产品推向市场。

从而使高考状元从教育产物演变为拥有完整利益链条的“状元经济”。

这也是往后几年严厉禁止宣传高考状元的原因。

总而言之,按照这样来说。

即便没有任何争议的高考状元。

也会出现以其为话题的各种各样的炒作。

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受争议是不可能的。

面对可能出现的争议与其唯唯诺诺。

还不如直面争议。

第136章 全國高考滿分狀元(6)

第136章全國高考滿分狀元

(ps:……合章,求波订阅)

……

虽然林灰做好了直面争议的打算。

不过情况跟林灰预料地不同。

并没有什么争议出现。

时下常见的门户网站虽然也有不少关于林灰获得高考状元的相关报道。

但报道却全是正面的。

莫非是北域什么机构提前向媒体通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