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灰:“起码录入身份证上的身份信息时,也得辅助下刷脸验证啊!”
黄静:“刷脸验证,你是说人脸识别技术吗?
怎么可能,现在这项技术根本就没成熟呢好不好?
我感觉靠人脸识别技术还不如直接靠身份证信息登记靠谱一些?
毕竟身份信息和收款账户相互辅助验证,也不是完全不靠谱。”
等等。
都2014了人脸识别技术还没成熟?
啥情况?
林灰急忙问道:“能给我讲下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了?”
虽然感觉林灰的思维跳跃性有点大。
但黄静还是耐着性子解释道:“……”
通过跟黄静的交流。
林灰才知道这个时空里人脸识别技术和他曾经所在的那个时空一样。
都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就出现了。
但和另一个时空所不同的是。
这个时空里人脸识别技术甫一问世。
某皿/煮阵营就爆发了关于人脸识别技术侵犯个人隐私的大规模抗议。
抗议规模很大。
激动的nc群众被汹涌的情绪裹挟着。
甚至还冲/击一些相关的实验
室。
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一度搁置。
而这一搁置就是三十多年时间。
直到前几年移动支付迅猛发展。
人们才开始寻求除了指纹支付其他的安全支付手段。
这时人们才将目光再次转移到人脸识别这项技术上。
然而想重拾这项技术的研究哪有那么轻松。
和人脸识别技术这项生物识别技术有关的研究人员各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
很多国家再度研究人脸识别这项技术的时候。
都不得不从头开始,再走一遍当年的老路。
而重走老路的过程哪有那么容易?
通过从黄静透露出来的信息。
林灰判断,这个时空人脸识别技术才度过半机械式识别阶段。
刚刚进入人机交互式识别阶段。
虽然到了人机交互式识别这个阶段
研究者已经可以使用算法来完成对人脸的高级表示。
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表示方法来代表人脸图片的高级特征。
但是,这个阶段的人脸识别方法需要引入操作人员的先验知识。
仍然需要研究人员的高度参与。
也就是说这个识别过程并没有完全摆脱人工的干预。
这离真正的自动人脸识别阶段还差得远。
而离自动人脸识别差得很远,无疑也就意味着这项技术离真正的商用化还相隔遥远。
这比正常的时间线进度可要慢不少。
也可以理解。
人脸识别技术本身就是有难度的。
不同个体之间的区别不大,所有的人脸的结构都相似,甚至人脸器官的结构外形都很相似。
这样的特点对于利用人脸区分人类个体是不利的。
人脸的外形很不稳定。
人可以通过脸部的变化产生很多表情。
不同观察角度,人脸的视觉图像也相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