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静纾来到宸国。
待宫人都退下,荷华默默地抱着双膝,凝视着窗外的夕阳一点一点沉入西山。
“辰有摇光?”她无意识地轻念着。
荷华以前听说过自己名字的由来,但不曾想,世上竟会如此巧合,有人会以诗文的前半句取名,而那人,又即将会在紫宸宫与自己相遇。
此时的荷华还不知道,今日这一念,即将给自己往后的人生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只知道,这个名字分外好听,好听到让她忍不住遥想起春日祭典的时候,名字主人的神采英姿。
抵达紫宸宫时,恰是四月尾声,细雨绵绵。
霏霏阴雨里,重重宫门依次渐开,车马伴随着两列长长的队伍缓缓驶进巷道。
下车以后,荷华在内侍的带领下,跟随长姊静纾前往太极殿觐见宸王。沿途长明灯的灯光一圈一圈如涟漪般荡漾开,朱紫宫墙闪烁着细碎的微光,是与幽京王宫大相径庭的景象。
未入太极殿,两人便听见宸王烨在殿中与人议事,内侍不便打断,便示意一行人驻足于殿外等候。与宸王沉着稳重的声线不同,对方嗓音清朗无比,带着少年特有的朝气。
“当年章武得兆天子手书,游说诸国,意欲合七国之力伐宸,抑制大宸扩张之势,对我大宸产生莫大威胁,幸而齐晟先生献连城璧之计,分散七国,使得先王拔三川之地,北定云中,西收岱山,东取汧灵,令大宸的国力蒸蒸日上。”
荷华默不作声地听着殿里传来的声音,她虽然久居深宫,却也知道,在九夷的盛华洲上,除去偏远的西州、南荒,与蛮族居住的北疆草原,整片中庭地区自兆朝中期开始,因为兆天子的式微,逐渐分裂为大大小小无数个国家。
等百年的混战结束,及至她的祖父兆灵王姬初继位之时,兆天子能直接控制的领域只剩下一两百公里,连一个不入流的诸侯国都比不上。
天子的王畿缩小,诸侯便势大。群雄之中,傲然屹立着八个实力最为强劲的国家,而八个国家之间,又以宸国、夏国为首。
太子摇光所说的章武先生,正是祖父兆灵王的丞相。祖父自即位之初,便想恢复昔日兆天子的荣光,在章武献计合纵伐宸后,如获至宝,令其游说诸国,并得夏国大力支持,顺利开展起来。
只可惜后来由于宸国谋士齐晟的连城璧之计,合纵伐宸终究是功亏一篑。诸国不仅没能抑制住宸国的发展,夏国还因此被灭,领土并入宸国,变成宸国的风陵郡。
祖父同样元气大伤,不得不从中庭腹地的昭京迁都至幽京,迁都后十几年仍念念不忘自己丢了国都。而她的父王姬芓刚一继位,便因宸王威压,直接献上一嫡一庶两位公主与宸国联姻。
就在荷华回忆历史的时候,殿中再度传来人声。
“摇光,你想说什么?”宸王烨的语气淡淡,但却隐含不怒自威的帝王之仪。
“儿臣以为,诸子百家,各有用处,只要使用得当,亦能为我大宸带来裨益。譬如齐晟先生,便是出自儒学大家门下。”斟酌着,摇光还是说出了口。
“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这句话你想必不是不知道吧?”
沉吟良久,终于听得摇光缓缓开口:
“儿臣明白,儿臣今后决不再提及今日之言。”
“你退下吧。”宸王烨似是已有倦意,命摇光告退。
摇光从殿中退出时,微微扫了一眼外面等候的人。从他的视角看去,两位少女,深紫浅碧,无不是姿容秀丽,端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