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1 / 2)

下一刻,姜璘突然三步并作两步,跑上祭坛,将巫觋从地上扶起来。青铜面具脱落的一刻,荷华瞳孔骤缩,失声道:

“时鸣?!!!”

第142章 清庙(9)并非阴谋,而是阳谋。……

雨点打落,天地万物一片朦胧。

命医官为时鸣诊治后,荷华看向姜璘,冷声质问: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璘不敢隐瞒,只好从头说起,如实相告。

原来,时鸣在担任丰泽郡的郡守后不久,便遭遇了来自耜国旧贵族的一场刺杀。当时荷华因为触怒宸桓王,尚在禁足之中,时鸣不愿让她担忧,便让姜璘隐瞒了此事。

虽然刺杀的人都被姜璘揪了出来,姜璘也成功对耜国残存势力进行了一波清洗,但自此之后,时鸣身体每况愈下。

即便如此,自丰泽郡大旱开始,时鸣一直强撑着处理政事,哪怕是回天耀城的路上,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这次祈天大典,时鸣知道放眼整个中庭,无人能再复现祈天之舞,因此他提前让姜璘寻找工匠为自己打造了一副青铜膝胄,以支撑自己重新站起来。

听到这里,荷华颤抖着双手,掀开时鸣装饰着彩羽的衣摆,果不其然,看见他膝盖以下,青铜打造的甲胄牢牢攀附在两条小腿上。

鲜血不住地从甲胄的缝隙里渗出,在表面覆盖上一层暗红色。

此时此刻,荷华才意识到之前祭祀途中,圜丘地面跟随时鸣舞步洒落的,并非朱砂颜料,而是斑驳血迹。

她只觉得心如刀绞。

车厢外雨声沙沙,车厢里时鸣的容颜血色尽失,苍白得犹如玉石,荷华搂住时鸣,喃喃:

“时鸣你好好休息吧,有阿姊在,阿姊会保护你的……”

回到紫宸宫,荷华安置好时鸣后,前往集议堂,叫沈冉过来问话。

“校事府查了这么久,民谣的出处难道还没有查明白?还有青禾城的刺杀,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告诉哀家?!!”

面对荷华的责难,沈冉跪在地上,垂首道:

“微臣经过多日走访调查,查出民谣最早来源于云梦泽一带,应该是由行商私下相传而起。至于太后说的青禾城郡守遇刺一事……”

他将头压得更低:“事情发生时,微臣还是大上造,校事府的消息一应交由先王过目,微臣惭愧,没能及时向太后禀明此事。”

荷华怒气稍稍降下来一些。

其实她也清楚自己是因为时鸣的受伤,迁怒沈冉,时鸣在青禾城遇刺的事和沈冉实在关系不大,只是自己关心则乱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民谣,云梦泽,行商……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联系?究竟是谁在暗中操控这一切?

荷华心烦意乱地在窗前踱步,努力回忆着干旱以来自己收到的丰泽郡的所有消息,试图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忽而脚步声响起,一袭白衣自门外阑珊的花影里浮现出来。

是摇光。

自废黜太子身份后,他鲜少束发戴冠,只是以雪色缎带简单地半挽着一头柔亮的墨发,服帖地垂落在身后,衬着流水般的轻衣,显得整个人玉貌昳丽,焕发着极为清润的光彩。

他抬了抬下巴,示意沈冉退下后,唤了一声她的名字:“阿曌。”

荷华“嗯”了一声,问道:“你怎么过来了?”

“听璇玑说你因为担忧时鸣,心情不佳,故而就想来宽慰你一二。”

宽慰?

她微地一怔。

环顾四周,迟疑道:“这里……不妥吧。”

很快又皱眉,“民谣与起义之事还未查清,我暂时没心情。”

他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