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2)

农人离开后,摇光总算出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穷人乍富,恐生灾祸,你这样慷慨,对他而言,恐怕不一定是件好事。”

荷华却反问他:“那你告诉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这一切,让怀仁郡的百姓都有衣可穿,有饭可食呢?”

摇光默然。

差役插话道:“是啊,这位贵人有所不知,穷山恶水出刁民,以前齐大人也反对青麦令,可年年税赋都凑不齐,每逢灾年就是一大群拖家带口的叫花子进城讨饭。郡尉晏大人倒是想过法子治理蝗虫,嘿,您猜怎么着,买来的鸭苗全被这群刁民吃了。但凡去年没有发生蝗灾,齐大人就举荐晏大人当郡守了,怎么可能会让萧大人去推行青麦令呢。”

等等,齐书曾反对过青麦令?甚至,想举荐晏婴成为新的郡守?

两人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惊诧。

第121章 生民(5)你真的一点点没想我?……

差役虽然是随口一说,却透露出两个至关重要的信息。

如果齐书因为青麦令的缘故,原本愿意举荐的郡守人选,从萧廷变成了晏婴,那么,萧廷的作案动机就说得通了。

杀了齐书,栽赃给晏婴,再凭借青麦令的功劳,怀仁郡下一任郡守,除了他便再无其他人选。

可要如何印证这个猜测呢?

荷华垂眸思索,摇光亦是沉吟不语。

就在这个时候,忽有马蹄声响起,顺着声音传出的方向看去,为首的皂衣文官正是萧廷。

在看见摇光之后,萧廷翻身下马,跪地道:

“太子殿下恕罪,下官也是刚刚才得到消息,知道您与王后来了城外,路上找到你们的马车后,才意识到你们出了事,还请太子殿下与王后见谅。”

几名差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吓得纷纷伏地。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王后殿下!”

“都起来吧。”摇光淡淡道。

等众人起身后,摇光看向萧廷,“你既然知道孤与母后遇刺,刺客可曾抓到?”

“全部抓到了。”萧廷点头,“只是刺客狡诈,被抓后全部服毒自尽,下官无能,未能套出什么话。”

“是吗?”摇光眸光沉沉,“萧大人以为他们目的如何?”

“下官查过他们的来历,就是怀仁郡失去田地的普通农户。行刺殿下和王后,恐怕也是一时激愤所致。”萧廷回答得滴水不漏。

摇光沉吟片刻,忽然露出一个笑容,“既然如此,萧大人辛苦了。抓捕刺客,的确是功劳一件,回去后孤定当禀告父王,重赏萧大人。”

想起什么,他又道:“听闻萧大人近来催收田租完成得很是不错,回府以后孤想举办一个晚宴犒劳大家,萧大人以为如何?”

虽然不知道太子摇光为何突然在这个节骨眼想要举办晚宴,但眼前

人毕竟是未来的宸王,是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萧廷略一思索后,很快便一口答应下来,拱手道:

“既是太子邀约,下官自然盛情难却。”

摇光微微颔首,“那今晚见。”

回去路上,荷华本想闭目小憩,然而田间的小路多遍布石子碎土块,马车一路颠簸,时不时还有小孩因饥饿导致的哭泣,传入车内。

听说这次因为青麦令而倾家荡产的农户,少说也有近千人。

按照以往的惯例,这些人要么就是卖身为奴,要么就是集结起义,等待被官兵一波剿灭。依照眼下的势头,恐怕离动乱不远了。

左右都是睡不着,荷华索性睁开眼,看向摇光。

“殿下,您为何突然想要宴请萧廷?”

摇光双目闭合,靠在软垫上,完美无瑕的脸庞好似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