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1 / 2)

“必当不负母后所托。”

听见那声“母后”,丹皎如同被什么刺痛一般,蓦地一声冷笑:

“负也好,不负也罢,总归七殿下已经辜负过一次了,不是么?”

她的眼瞳清清亮亮,明明没有哭,却像含着一层水光。

似是被那亮光所刺,公子鄂无言以对。

令人窒息的沉默里,小公子阿狸缓缓睁开那双乌溜溜的眼睛,迷茫又好奇地打量着众人,小嘴微微嘟起,发出几声含糊的咿呀。

深夜,月明星稀,云梦泽旁的芦苇荡在风中摇曳,一艘中型漕船静静浮在距离浅水滩不远的地方,帆布被风吹得微微鼓起。

“漕船已经准备好了,待会我们悄悄上船,天明时分便可开船。”通往浅水滩的树林小道上,有人压低声音道。

为了不惊动耜兵,他们连渡口都没有去,联系好船主后,直接将船停靠在了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

然而一行人从绥宁县出来的时候,还是出了点岔子,一队巡逻的耜兵发现他们追了过来,幸好人数不多,公子鄂带着随从一路血战,总算甩开耜兵逃了出来。

公子鄂点点头,对怀抱婴儿的丹皎道:

“你先带着阿狸上船,我和其余人断后。”

丹皎咬咬唇,似是想嘱咐一句“小心”,然而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压低了斗篷的风帽,抱着阿狸向停靠在前滩旁的漕船跋涉而去。

确认丹皎与阿狸已经前往浅水滩后,公子鄂以手紧紧按着佩剑,和几名家臣警惕地左顾右盼,防止还有耜兵袭击。

月光令树林在地面投下幢幢的黑影,仿佛无数的鬼魅在盯着他们,随时随地准备发起攻击,将众人吞噬。

“果然还是来了吗?”

一声轻叹过后,伴随着轻微的闷响,漕船的踏板徐徐放下。

丹皎抱着阿狸加快脚步,然而她并没有发现,船舱深处一直有人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

舱内并未点灯,幽暗的阴影里,一个嘶哑的嗓子开口:

“殿下料事如神,黎后果然采纳了公子鄂的意见,从云梦泽走水路离开。想来公子鄂也是被逼急了,只看到若幽河旁的耜兵,却没留意到云梦泽上我们的运船。”

虽然一切如自己预料那样发展,然而对方却微地一声叹息:

“公子鄂足智多谋,可牵涉到感情,终归还是被蒙蔽了双眼。若不是为了黎后,凭他的实力和名声,在黎国大乱之际,自立为王,必将一呼百应,即便无法全部驱逐耜兵,最起码也能保住一半的国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如丧家犬一般,只能护送着黎后与幼子一路逃生。”

“那这一趟我们俘虏黎后与公子鄂他们之后,是要按照之前与耜王奕的约定,将他们送往耜国吗?”嗓音嘶哑的人又道。

听到他的问题,阴影里的人冷笑一声,振衣而起。月色透过窗棂照在他的衣袂上,是深秋之际菀花凝露一般的深紫,透着无与伦比的华贵。

“愚钝。陛下遣我们协助耜国,又岂是真的为了和耜国结盟?”

他凝视着夜幕下急急登上踏板的母子二人,低低道:

“黎后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因为她是黎王的王后,更因为她是宸王最宠爱的公主,太子摇光唯一的胞妹啊。宸国与我国接壤,如今宸国势大,接连吞并夏国、兆天子王畿和容国的领土,若是再多一个黎国,难道我们陛下就不会担忧么……”

想起王位上冕冠重衣的孱弱少年,他摇了摇头,叹道:

“我们的陛下,也只是个十七岁的孩子罢了。”

他的声音仿佛春夜掠过冰面的风,清冷里带着一丝温润的倦,又像是宴席结束后,玉罄敲碎月华,坠入青瓷盏时的泠泠碎响。

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