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1 / 2)

惠嫔打从什么时候进宫侍奉的呢。从皇上还没大婚的时候,她就做宫女伺候了。

皇上待仁孝皇后,她也是都瞧在眼里的。

人人都说皇上与仁孝皇后情深意重,是情意深厚的帝后,仁孝皇后去了,皇上感念非常,所以才将二阿哥立为太子的。

就是因为皇上爱重仁孝皇后太深了。

其实压根就不是那样的。

至少惠嫔可以保证,那会儿年轻的皇上与仁孝皇后之间,皇上可从未用瞧着宜妃的这等温柔的眼神看过仁孝皇后。

这眼神里有情,皇上对宜妃是动了情的。

可当时的皇上,哪怕是后来仁孝皇后去世,皇上也从未在眼中有情。

那是对皇后的怀念。不是对喜爱的女子的怀恋。

惠嫔也是直到现在,在今儿这个时候,看见皇上这样的眼神,心里突然那么一瞬间明白的。

她们这些人,再怎么争宠再怎么费心思,只怕也很难比得上宜妃。

就算以后再来人,就算皇上再喜欢上年轻的嫔妃,后来的人,也是很难比得上宜妃的。

因为皇上头一回动丨情,而且是这样深厚的感情,最开始就是给了宜妃的,别人都没有。这份感情,是会贯穿始终的,只要宜妃自己不作妖,可保她一生。

更别说宜妃这么聪明,现在又没有失宠,和皇上之间还是好好儿的,这感情还新鲜着呢。

皇上瞧宜妃,已经不是新鲜她的年轻了,这份感情在这些年里发展起来,不是随便来个什么人就能打破的了。

惠嫔本来争宠的念头就很淡,很早也不为这些事烦心了。

她知道自己这个嫔位是因为大阿哥来的。

指望不上自己,就只能指望儿子。

皇长子虽说有限,但总归是长子,有人帮衬着,这路也不一定很短,说不准可以走得更长,更高,比他们所想象的都要高。

赫舍里氏一族中,索额图最受皇上器重。

纳兰氏一族中,明珠也不遑多让。怎么就不能争一争呢?

惠嫔有时候也想,宜妃是得宠,可宜妃到底进宫比她们晚些,大阿哥长大了,可以争的东西很多。

六阿哥还小,还要启蒙读书,前头哥哥们争的东西,六阿哥现在也争不上。

气氛正好的时候,惠嫔柔声笑着,与康熙道:“前儿听大阿哥说,身边还要再选几个人陪着。万岁爷说,这回大阿哥大了,不像小时候那样给定准了,可以让大阿哥自己选两个人带在身边的。”

康熙看了惠嫔一眼,说:“朕是这样说过。”

就这么一眼,惠嫔后头的话,突然就有些不敢说了。

康熙的眼神那么一瞬间的转换太过于锋利明显了。

从对宜妃的温柔,到对她的冷淡与公事公办,眼中情意的散去,令惠嫔突然想起,她可是从来不得宠的那一个。

和皇上说话也少,就这样简单的闲聊家常,她根本做不到宜妃那样言笑晏晏,游刃有余。

惠嫔提起这个,其实是想替大阿哥说几句话。

大阿哥早年读书的时候,身边的人都是康熙定的。

没有选她纳喇氏娘家兄弟的子侄,定的是别家的人。

所幸大阿哥还是有些心思手段的,将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笼络住了,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在,人家也认大阿哥是主子。

现在又有了明珠的支持与帮衬,那几个家族对大阿哥还是很忠心的。

等到大阿哥年岁再长些,以后有了爵位,再往战场上去建功立业或者在朝中办差,至少也是个亲王,还是个有功业的亲王,说不准以后就是旗主了。

如此,会效忠大阿哥的人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