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1 / 2)

康熙显然还不想就这么走了,还想再坐一会儿,琇莹当然陪着。

康熙坐得姿态很随意,琇莹跪坐在康熙的身边。

康熙继续说:“朕的额娘并不如何得宠。先帝对朕,也并没有那么多的关注。但也没有到不闻不问的地步。”

“可额娘现在,还是和孝献皇后一块儿,陪着一座空棺。”

琇莹就听着康熙一口一个先帝的。

当初去五台山的时候,他也是一口一个寂照和尚。

大约也只有小时候,在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能听见一声阿玛吧。

琇莹总觉得,康熙自知没有享受过太多的父爱关注,也觉得自己长大了成熟了不需要了。

从登基之后,从还是个小少年开始,就一直扮演的是保护别人不惜一切强大自己的角色。

但是哪怕现在到了这会儿,也还是不需要父爱吗?琇莹觉得不是。

这个念头,被康熙压在心里很深的地方,是从来不会拿出来的。

康熙不表露出来,琇莹也不会主动提及。

现在最重要的,似乎是倾听。

康熙在这座殿里,望着高头挂的画像,有些话倒是很容易就说出来了。

他的目光很温和的落在琇莹的脸上,就像是春日和风,令琇莹想起自己翊坤宫里摇曳的一宫的芍药花。

芍药的花语是什么呢。

其实有一项,似乎是说,赠送给人芍药花,则有依依惜别不舍之意。

琇莹看见的,康熙眼中,便有这样依依不舍的缠丨绵之意。

康熙说:“先帝在万民心中,早已葬在此处。与皇后嫔妃们一起。五台山上的那个寂照和尚,他说他将来去后,一把火烧了干净,也不必再回到这里了。寂照从何处来,就往何处去。自天地来,就往天地去。”

这大概是要万事不存的意思。

琇莹听明白了。

空棺里纵然有龙袍衣物,也是一场空。

寂照这是一口气不来,就要潇洒翩然而去了。

留下这些人,独独在这里守着。

“这是上次去五台山,寂照师父与万岁爷说的么?”琇莹问。

康熙微微一笑:“不是。是他上五台山的那一年和太皇太后说的。多年过去,始终未改其志。”

“大清的先祖入关前,倒是一把火烧了干净。入关后,就不兴这个了。朕真不想遂了他的心愿。”

“有人还在这里等着他,他倒是要一走了之。”

琇莹蹭过去,贴着康熙的身侧,把康熙的手抱在怀里:“秋风乍起,万岁爷别在这儿坐着了。万岁爷和臣妾出去吧。咱们去找六阿哥,在山上踏踏青也成。”

康熙好笑:“踏青是春天。”

“那就秋游。”琇莹想,反正得把康熙从这殿里弄出去,有些事儿不能想的太多了。

什么来不来去不去的。犯不着在里头打转。

康熙站起来,笑着摸了摸琇莹的脑袋,丝毫不在意会不会把小丫头的头发弄乱。

还好琇莹自己拨弄了两下,倒是勉强恢复原状了。

康熙的手掌很大,也很温暖,在头顶抚摸的时候,有一种很安心的感觉,就算是在这儿说这些事,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像是高山大川,千年万年都在此屹立不倒。

“怕听朕说这个?”康熙笑很温柔,牵着琇莹走出来,目光有那么一些些的柔软。

琇莹小声嘀咕:“臣妾是怕万岁爷心里有个什么。”

康熙明知故问:“能有什么呢?”

他还在笑。

“汉人不谈死事。说生者尚未说明白,就不论鬼神。”

康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