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不管叶将军所说的是真是假,叶将军都不该为了庶民而披麻戴孝,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天子议事之处。”

罗细很会挑着楚帝爱听的话说,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他都不应该穿成这个样子出现在朝堂。

而且能让他叶朗披麻戴孝的人,除了他的父母,就只有自己,而他现在为了一群低贱的庶民。

比起灾民们是否真的经受人间疾苦,他更在乎自己的面子。

楚帝眯起眼睛,不过真该好好查一查这灾情是怎么回事了。

最后是查了一些人,都是些家中品级较低的官员,声称自己只不过扣除了些运输费和保管费,并未贪污。

不过他们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世家免罪论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缴纳了银钱,又用官职顶罪,由于是职务经济犯罪,甚至还可多免一年。

不过楚帝却很高兴这样的结果,这些人被下了官职,又向国库缴纳了好一笔的银钱,看着这些世家子弟脱下官服的样子,他就痛快。

而且他很是相信罗细的调查结果的,只有罗细调查出来的事实,和两边的说辞都对得上,和管迁的说辞也对的上。

至于真正的灾民过的如何,谁关心呢,反正现在旱灾已经结束了,夏州阳州屿州又开始下雨了。

-

远在安宁的苏识晓第二天就收到了情报部的加急情报。

有了刺桐做中转站,情报传回来都比以前快很多。

苏识晓看完后,便将信纸用蜡烛烧掉,火舌一点点的侵蚀着信纸,最后完全化为灰烬。

叶朗这个人,太过于愚忠和直接,虽然是查了一些人,但是都是被推出来挡枪的,那些人不过交了钱,免了官职,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

不过就是不做官了,从每日山珍变成了每日海味,这样也算惩罚吗。

而且他自己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几乎被架空了兵权,楚帝对他在朝堂上传素服为灾民带孝一事十分的不满,面子可比事情的真相重要多了。

正是这件事的让楚帝对他越发的不满,也为后来叶家的结局埋下了种子。

在叶朗辛辛苦苦的打人海战术和冷兵器的时候,苏识晓也在辛辛苦苦的搞建设,开民智,扩地盘。

小学堂和中学堂还有夜校在动工的时候,就已经让白荔和谢阳做了许多的宣传。

儿童救济所还在继续运行,只不过上课的地方换成了小学堂和中学堂,和一般的孩子一起上课,至于用人,当然是被洗脑的够彻底的孤儿优先。

苏识晓大面积的将识字的流民安排道空出来的管理岗位上,当然不是管事副管事这么高的职位,大概属于做做财务报表和负责工作量统计的一些杂事的岗位。

程邦和程琮还有卫思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许多流民盼着半年暂住期到期,拿着暂住证去办户籍,然后过政审进工厂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因为识字和能写会算被招进了工厂,而且还担任的是副管事下面的管理职务。

在工人看来,他们每天不用辛苦的干活,只用动动笔写几下就能拿到和他们差不多的工资,就连优秀先进员工,也只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而已,像他们这样正经读过书的,打心底还是很羡慕。

加上白荔和谢阳的宣传,又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小学堂报名的那天,来报名的适龄儿童男女比例相差不算特别悬殊,大概每五个孩子里面会有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已经是苏识晓做了这么久的努力达到的最好效果了。

迟迟不开学校,就是不想在女性地位还没起来的时候让更多的男性学到知识,这样女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若是一开始就开学校,来报名的只会全是男孩,一个女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