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解释了半天,还说了自己是在太守府小姐底下做事的。村民们这才明白怎么回事。还帮着丈量。
苏源,张思泉,袁风,顾一凡四个人一小组,正在丈量一块不算大的耕地,几个人便闲聊到。
“这户人家有点倒霉了,这块地怎么也绕不开,得被征用了。”
“倒霉,哪里倒霉,会赔偿他们离家近更大的耕地,农作物两倍赔偿,额外还给一大袋黍米。”
“就是就是,我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吧,毕竟这个村可就这一块耕地被征用,其他的都是荒地。”
他们问了村民这块地是哪户人家后,便敲了院门。
开门的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苏源温柔的低下头说道:“家中可有大人,我们是来丈量土地的。”
只见那小孩一听,眼睛亮亮的看着他们:“我知道,我知道,修路工程队我们村里有好些人都去报名了呢。”
又转头向屋子里大喊:“爹。”
只见一个消瘦的男人走了出来,他身上虽然穿着棉布的袍子,却显得有些空落落的,眼窝下泛着青色,整个人显得有些憔悴。
只见那个小孩一把抱着了这个男人的腿:“爹,量土地的。”
男人摸了摸他的头:“爹知道了,虎子快进屋去吧。”
苏源却觉得有一种违和感。这个人,明明是个村户,却有很文雅的气质。
于是苏源开口问到:“这位大哥,我们要征用村西的一块耕地,那块地是你们家的吗。”
男人点点头“是我们家的。”
“那这边,我们要登记一下你的信息,叫什么名字。”
“陈文山。”
苏源故意转头用不大的声音问几个小伙伴:“不知道是哪个文哪个山。”
只见那男人笑了笑,开口道:“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的文,至于山么,便是山野的山了。”
这下不光苏源,另外三个人也飞速的紧醒了,袁风甚至已经在偷偷的画这个人的速写了。
村汉不可能会识字,还会前朝的诗。安宁的附近的村子有多穷他们是知道的,这个人,不对劲。
三人见袁风正在拿薄木板避着陈文山画速写,心中也了然,便开始问些问题拖延时间。
“请问你妻子呢。”
“我妻子是纺织厂的员工,平时都住纺织厂。”
“你妻子叫什么名字。”
“石英。”
见袁风的速写画的差不多了,几人便告辞离去了。
这个消瘦的男人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轻声道:“此世,终须变天。”
虎子见人走了,便跑过来抱着陈文山:“爹爹,今晚还看星星吗,昨日你不是说什么紫微星星。”
“滏流东渐,紫气西来,紫微帝星已归位。”
四人从陈文山家离去后,立刻将事情上报给了谢随,谢随看着陈文山的画像,他记忆力级好,盛乐他见过的世家官宦,他几乎都记得,只是这个人不是。
那这个人是谁,凭借几人描述,谢随断定这个人绝不是等闲之辈。
下午,苏识晓就收到了谢随和画枂送来的报告书。
上面写着事情经过。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是前朝的诗。”
西楚,北凉,东夏,南燕,是从一个大统一国家的王朝末期分裂出来的四个政权。
而这句诗,正是前朝的诗,现在的文人墨客,寒门世家,为了避讳,很少有人知道前朝的诗了。
苏识晓可不管那么多,反正这个时代的好诗,她都写在教材里面了,所以她的学生才会认得这句诗。
不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