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阿塔点点头,连脚步都加快了几步。

“这可是只听族里老人说的布啊,这些布摸着是这么的柔软,如果拿这些布用来做衣服。”

“阿兄,还有盐,这可是盐。昨日我就说了,你们都不信,我觉得这山底下的人也不是族长说的那么可怕呀。”

曲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每日和榆兰族的人交易,久而久之,到了交易的时候,常常有百十个人,每个人都捧着自己的箩筐眼巴巴的看着他。

而且这些榆兰人似乎只认他,若是他不在,交易的人就会少很多,似乎是怕别的人拿了他们的东西却不给他们换布,盐,肉干。

最后第一次下山的人是最开始就和曲流交易的阿塔与阿丽玛两兄弟。

他们是跟着曲流来下山干活的。

从来没有下过山的两兄弟内心充满了恐惧,但是想着那人比划的报酬,他们还是下山来了,特别是越走进城区,看到城内宽敞的马路,摆摊的商贩,人来人往的街道。

对比他们在榆兰山上住的木屋。

水抚城的景象冲击着他们的每一个感官。

原来山下竟然是这样的吗,同山上真是完全不一样。

阿塔和阿丽玛的工作是搬运水泥和青砖,幸而他们从小在山中长大,力气大,这样只需要卖体力的活计,他们干起来也没有什么不适应的。

除了刚开始和同事沟通有些不顺利,后面阿塔和阿丽玛学会了几个简单沟通的字词之后,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阿塔和阿丽玛第一次搬水泥的时候,本来以为管的两顿饭便是报酬。

毕竟他们也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但是就是每个人只能吃一碗。

那米上面菜可真香,是怎么才能做成这样的味道呢。

后来他们拿到了铜钱,这是他们第一次拥有铜钱,他们并不明白是做什么的。

只以为是吃的,阿塔甚至还用嘴去咬了。

曲流见状将他们带到卖盐和卖布的铺子里。

阿塔和阿丽玛人生第一次明白,钱的意义,钱是用来买东西的,并且钱是个好东西。

有了钱,什么都能买。

为了挣更多的钱,他们要搬更多的水泥,不对,他们应该告诉族里的人都下山来挣钱才对。

听闻宁乐念完,苏识晓也吃完了午膳,说道。

“水抚城的太守对于归化山民一事确实尽心尽力,难怪如今他手下的山民最为听话,也是归化的最好的一族。”

而此刻苏识晓口中归化的最好的山民榆兰族正在上演如今每日水抚城的特色景观。

山民赶公共牛车。

因为在榆兰山下下来再到搬水泥的地方其实是很远的,若是不想迟到被扣钱,那就必须早起,然后步行。

最后是曲流就在榆兰山不远处设了一个公交站,否则这些山民可得好走。

阿丽玛和阿塔熟练了上了公共牛车,投了一个铜钱后坐下。

他们上个月连着一个月都未曾休息,那水泥厂的管事说这样不行,违反了陛下制定的劳动法,让他们一定要休息,不许天天来上工。

可是阿塔和阿丽玛根本就不想休息,他们只想挣钱然后买好多东西,好多好吃的。

休息有什么好的,休息又不能挣钱。

于是他们昨日只休息了一天,就觉得坐不住了,二人去山里捡了好些菌子,今天中午来城里卖。

阿塔和阿丽玛现在都能说一些常用的汉语了,虽然发音也会有些不标准,但是总归能满足基本的沟通。

阿丽玛看着箩筐里的菌子说道。

“阿兄,待会我们将鸡枞菌留着送给太守吧。”

阿塔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