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偏旁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谢妙拿着用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第一张试卷,兴奋的交给苏识晓。
“陛下,有了此法,以后何愁书籍不能流传。”
这可比手抄省事多了,印刻千本百本不在话下,有了印刷出来的书籍,世家还有什么资格搞垄断?
闻宁乐也是十分惊讶,看着试卷上工整的笔迹,加上女帝推广的简体字,雕刻起来也更加方便。
她自己私下也在努力学习简体字,只需要去教育部领一张简繁对照表。
不过认识繁体字的人只要稍稍用用功,认简体字根本不在话下,因为本来就是繁体字简化而来的,稍加学习,就能很容易的掌握。
苏识晓拿着这试卷,轻笑一声,她要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考试的可怕之处。
第二日,除去陵州,越州外的其余7州的刺史均携各城太守前来接受考试。
和留在盛乐那些无关紧要的小官不同,刺史和太守的知识储存,思想问题,人品好坏,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被分成两拨人,在两间房间,每个人都拿着一张卷子。
由教育部与礼部官员监考,每个人的卷子都印刷了名字,想作弊也是没办法的,因为答案是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来作答。
比如问题是,请问各城本地有何特点(食物,风俗,地理,等)。
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如何作弊。
宣远城的太守赵宜拿到这张试卷的第一反应是这抄写试卷之人字迹好生工整。
他看到第一个问题,思考片刻,提笔写下。
宣远城拥有天门渡口这样重要的渡口,地理优势明显,若是想快些去盛乐那里是必经之路,臣以为可以模仿刺桐那样将天门渡口打造成一个中转渡口,这样能拉动经济,也能使渡口处有卖东西的小商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