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场意外,李海西好几天没睡着觉,想秃了脑袋也没想出什么应对之策。
然而,就在他准备接受停车场项目可能要彻底流产的结局时,王永强竟然卷款潜逃了。李致富得知这个噩耗,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李海西闻讯,一边安抚痛不欲生的反对派,一边联系了警方。幸而王永强这会儿还没出境,警方表示会尽力把村民被诈骗的钱追回来。
反对派一个个都好像被狗血淋了头,彻底没了气焰。李致富觉得没脸再见村民,悄悄躲到了外地女儿家,好一阵子都没露面。
化解了内部阻力后,停车场顺利建成。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火热的暑期旅游季,停车场天天爆满,入股的村民第一个月就拿到了分红。
村民们知道,这都要归功于稻田旅游的火爆。那群年轻的创业者们,曾经也像这个被时代发展遗忘的村子一样,深陷困顿的泥潭。
然而他们并未裹足不前,而是秉承万物生长的规律,在泥潭里种出了花,一步步踏实耕耘,将一家初创公司变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
八月初,水稻该授粉了。钟晴和李时雨选了个晴好的日子,开着三轮车去稻田里赶花。
两辆三轮车停靠在稻田两侧的田间道上,中间拉一根长长的麻绳,长绳在层层绿浪中穿梭着,绳子拂过稻穗顶端,将父本稻花的花粉扬起,就能为母本稻花授粉了。
稻田像一碧万顷的海洋,稻浪从这头滚到那头,带出些新鲜的土腥气。田边的榕树上,知了正振动着薄翼嘶鸣,树叶在烈日下闪闪发光。
两人赶完了花,走过田间的小道,踩得砂石路沙沙响。
他们在沟渠边坐下来,腿垂在水沟里,从溪流中捞出一个冰凉的西瓜,切成了两半,一人捧着一半拿勺子舀着吃。
石板的缝隙里,反射着几缕琉璃般的阳光,水流缠绕着水草,仿佛一条条细细的飘带。
钟晴吃着西瓜,朝远方望去。晴空下,洱海是一颗灿烂的蓝宝石,岸边的民居宛如散落在沙滩的白贝壳。
阳光如暴雨倾泻,在树底洒下满地的斑驳,好像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境,静谧地降落在她的脚下。
眼前忽然飞过一只绿色的蚱蜢。她放下西瓜,追着它去了稻田,向着田间纵身一跳,跃入万物生长的夏天。
后记
去年五月,我来到大理旅居了。最初的一个多月里,我几乎走遍了大理所有的景点。这个诗意浪漫的城市,给了我很多的灵感。
夏天时,我去了趟喜洲,第一次看见了油画般的稻田,也目睹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繁荣景象。绿意昂然的田野和生机焕发的古镇深深触动了我,于是我决定写一个关于土地的故事。
由于没有任何种植经验,我在写作前期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相关专家和新农人,关注了很多农村博主,也看了一些种地相关的综艺和记录片,比如《种地吧》、《克拉克森的农场》、《乡村振兴大地故事》等,甚至试图去农场做义工没做成,进去农场 5 秒钟就受伤了,被老板当场劝退。。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研,种地的故事终于初具雏形。
我想写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言情故事,而是一帮年轻人扎根土地的群像故事。正如简介中所说,一群困境中的年轻人投身土地,在坚持与热爱中,人生和爱情都在田野间蓬勃生长。
虽然这是个治愈系的喜剧故事,在主人公们的种地日常中充满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但每个人在种地这件事上都是非常认真的。他们用心地对待土地,也在土地中收获了新生。
故事开始,女主角钟晴带着一张误诊的“渐冻症”报告单来到大理,准备躺平摆烂,用一种随心所欲的方式度过余生。种地是男主角李时雨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