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雨有些惊讶:“你这是做什么?”

钟晴笑说:“我都说了,不会白睡你。”

李时雨皱起眉头,白了她一眼。

钟晴继续笑着:“给你的启动资金,帮你东山再起。”

年前她查了下银行账户,里面还剩下不少钱。家里不太需要她的钱,但对李时雨来说,这笔钱却可能实实在在地帮到他。

虽然刘洋前阵子回国给母亲送了终,但被他卷走的那几个亿,早已被他投进了无底洞,全部资产拍卖了也抵不了债务,现在一帮人正排着队想砍他,这男人天天盼着判决书早点下来进监狱躲着。

李时雨也不指望他这辈子能还钱了,全当创业四五年打了水漂。二次创业的事他也不是没想过,但这几年投融圈的风向早就变了,在原来的赛道从零做起阻力重重,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不可能拿钟晴的积蓄去做投资赌注。

“我不要你的钱。”他把银行卡还给了钟晴。

钟晴又塞回去:“你就当这是我给你的投资呗。”

“我还没想好要做什么,不需要投资。你攒点钱也不容易,留着做一些你想做的事吧。”

最终,李时雨还是拒绝了她的好意。

钟晴送他出了家门,回到里屋,拿着银行卡思索良久,决定用这笔钱再给自己积一份大功德。

于是,她上网搜索了一个渐冻症基金会的联系方式,给他们打去了电话。

“您好,我想给你们基金会捐一笔钱。”

“多谢您的爱心,请问您要捐多少?”

“二十万。”

除夕夜,村里升起篝火,家家户户吃着团圆饭,看着春晚守岁,鞭炮烟花放了一晚上。钟晴睡得迷迷糊糊,早上刚眯了会儿,又被一阵喧闹的锣鼓声给吵醒了。

她迷迷瞪瞪地穿了件小红袄,穿过院子开了大门,刚好看见小溪和小石头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拜年。

两个小鬼头都穿了厚厚的新衣服,跟两个糯米团子似的,一见她开门就圆滚滚地跑过来,对着她连连作揖,嘴巴甜甜的:“姨姨过年好!祝姨姨身体健康,笑口常开,天天发大财!”

钟晴笑着摸了摸他们的脑袋,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红包给了他们。两个小孩欢天喜地地拿着红包跑了,吴青桐和杨阿婆过来跟钟晴聊了几句。

说话间,锣鼓队来到了文化广场,钟晴朝巷子口望了望,问:“这是要去哪里?”

杨阿婆说:“去庙里接观音,你都忘了噶。”

钟晴隐隐记得,小时候在村里过年,的确有很多民俗活动。但她上高中之后很多年不回大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按照杨阿婆的说法,村里每年大年初一都要去寺庙里迎观音,由霸王鞭队伍开路,锣鼓唢呐队伍紧随其后,身着盛装的村民提着龙灯和狮子灯跟在队伍后面,浩浩荡荡来到附近的庙里,把观音接到村里共贺新年。

大年初二早上,锣鼓队还要去洱海边上走一遭,接本主上岸,来村里过年。初三早上迎财神,初四迎灶神,喜庆热闹的气氛会持续好几天。

钟晴听杨阿婆说着,想起自己在城市里度过的那些冷清无聊的春节,不禁感慨,或许只有在这些传统民俗保存完整的村落里,年味才是最浓的。

看的我好心动,想去大理过年了

第0049章 她要跟他谈恋爱耶!

初四晚上是村民们最期待的村晚大舞台,组委会一大早就在文化广场搭好了舞台和音响。因为有不少游客会来,村委会特地在广场边上设立了一个非遗文化展,由李海东牵头负责。

李海东对此非常重视,一早跟徒弟孙子轩制作了一组手绘简介,贴在宣传栏上,介绍白族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