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 / 2)

乔棣棠也想到了那个情形,眼神微暗。

“是啊,一晃两年过去了,那日的情形犹在眼前。”

宋夫人拿着帕子抹了抹眼泪,道:“幸好苏姑娘有你这样一位朋友,不畏权势,为她四处奔波。”

乔棣棠:“我和罗幕亲如姐妹,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多少人嘴上说着姐妹情深背后却互相捅刀子,如乔姑娘这般仗义的少之又少。宋夫人从前只觉得乔棣棠是个聪明漂亮有经商头脑的小姑娘,如今觉得她是个重情重义之人,值得深交。

宋夫人又与乔棣棠聊了几句关于苏罗幕的事,她瞧出来乔棣棠情绪低沉,猜测她是在为苏姑娘而神伤,她没再打扰,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临走前,她与乔棣棠说了一事。

“乔姑娘可还记得年初的时候在京郊救了一位身着玉轩衣裳的男子?”

乔棣棠思索许久,道:“隐约记得有那么一回事。”

好像是她离京的前一日去观中寻母亲,路上遇到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

宋夫人:“那男子并非玉轩里的人,他走时就曾打听过乔姑娘。约摸半年前,他再次派人来打听过乔姑娘。”

乔棣棠蹙眉。

那男子打听她作甚?

宋夫人:“我并未向他透露你的信息。按理说你救了他,他应该十分感激你才是,可这男子行事有些怪异。他身份似乎不一般,不知他有何目的,乔姑娘还是小心些为好。”

乔棣棠:“多谢夫人提醒。”

她倒不怎么担心这件事。她只远远看了男子一眼,连男子的长相都未看清,更没有参与什么事,所以没什么好担心的。

过了两日,楚家的媒人上门了。

楚竟之是尉迟蕴看着长大的,两家私交甚笃,知根知底,尉迟蕴是看好这门亲事的。不过,这一切还是得看女儿自己的心意。

她没有当场表态,让媒人先回去了。

等女儿从铺子里回来,尉迟蕴和她说了这件事。

尉迟蕴:“你意下如何?”

听到楚家人来提亲,乔棣棠十分意外。前几日她明确拒绝了楚竟之,他应该听懂了她的意思,不该再来提亲了。怎么今日还是来了?

“母亲,我与竟之哥哥之间并无男女之情,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

她没想过现在成亲,更没有想过要和楚竟之成亲。

尉迟蕴劝了几句:“竟之是我和你爹看着长大的,是个好孩子。品行好,学识也不错。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明年多半能中进士。”

母亲说的话乔棣棠都懂,可她实在是对他没什么想法。

“竟之哥哥确实各方面都不错,只是女儿对他实在是无意。”

尉迟蕴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顿,问:“你在京城可是遇到了合心意之人?”

乔棣棠怔了一下。

同样的话楚竟之也曾问过她。

“母亲为何会有此一问?”

尉迟蕴:“没什么,只是觉得对于婚事你似乎比从前坚决了些。从前你虽然也不赞同这门亲事,但不似今日这般决绝直白。”

乔棣棠愣住了。

她思考了自己从前和现在的态度,好像的确比从前坚决了些。

“我是觉得媒人已经上门了,我和竟之哥哥年纪也不小了,再不坚决些会误了竟之哥哥的终身。”

尉迟蕴看了女儿一眼,没再提楚家的事情。

“你想过要找个什么样的夫婿吗?”

乔棣棠垂了眸。

找个什么样的夫婿……去京城一遭,她突然就不想成亲了。

罗幕走时以为自己遇到了家世好、人品好、长相好的贵公子,将一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