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身边只有侍卫,未必能护自己个周全。派个文臣去,过于文弱,送的就不是父母官,而是叫人去送命了。
只能打也不行,当地被藩王奴役多年,没个能耐人去治理就会一直乱,这就有违皇帝的初衷了。
索额图、明珠和陈廷敬都纷纷给皇帝出主意,推荐人选。
他们几个推荐的人,不外乎是亲朋戚友、同僚和学生之类的。
云岚知道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几个只推荐自己人,主要京城的圈子就这么大,知根知底的人就这么一些,总不能推荐几个压根不熟悉之人。
不熟悉的,只能听别人提起,人云亦云的,谁知道究竟能不能用?
给皇帝推荐人选,哪怕想用自己人,这些人也是被他们几个打听过,是有能耐的。
哪怕是自己人,推荐个草包,到时候没能办好差事,他们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能混到如今这个地位的臣子,不至于那么蠢,为了皇帝能用自己人,就把他们几个拖累了。
云岚吃了又睡,睡了又吃,围观他们几个大臣一连好几天推荐人和商量谁更合适。
最后总算把粤省和建省的人选定下来了,唯独平西王的云省,却迟迟没能确定。
毕竟这地方山多,地形险要,当地人又彪悍,如果派去的人不够厉害,那是根本压不住的。
如今能领兵的人不多,皇帝最后拍板,让康亲王暂时不要回京,在粤省办完事就带兵去云省多呆一段时间帮忙治理一阵子,最多派个副手去给他帮忙。
云岚:康亲王真是皇帝手里的一块好砖,哪里需要就搬哪里!
他之前去云省围剿,又转道去平南王那边威胁完,如今还得跑回去云省接手这边的烂摊子,也是够不容易的!
这副手的人选又让君臣讨论了好久,最后确定的是一位振武将军的部下。
说是部下,其实也是幕僚,叫周培公。
皇帝最终确定他来当康亲王的副手,也是因为周培公上了个折子,分析了吴应麟可能逃走的路线。
把他会兵分三路的事写上倒不是什么稀奇事,主要这折子是在平西王刚死的时候送过来的。
说明吴应麟逃走之前,周培公已经猜出他的心思和举动了。
最厉害的是,周培公按照这个路线顺藤摸瓜,推测出可能接应吴应麟的人,正是平凉城的提督王辅臣。
后来得知吴应麟在叛逃之前就提前派人去平凉城,想让王辅臣派兵接应。
可惜周培公提前一步去策反王辅臣,于是王辅臣反悔,并没有出兵,才叫吴应麟孤立无援被抓。
若非如此,有王辅臣派兵接应的话,抓捕吴应麟估计没那么容易,还可能陷入苦战。
云岚听得一愣一愣的,原来还真有人看一步推算出十步来,硬是在对方行动之前就看出意图来了?
皇帝对周培公十分欣赏,尤其他这提前推测的能力真是帮了大忙,于是立刻拍板,任命周培公立刻出发去云省辅助康亲王。
连续商量了几天,总算把事情定下来,皇帝也终于能稍微休息一下。
皇帝才分出心思,问李德全道:“纳喇氏这次怀胎如何?御医可去请平安脉了?”
李德全作为总管,皇帝没问的事都要留意着,这时候连忙答道:“皇上放心,太皇太后早发了话,让御医每天去延禧宫给娘娘请平安脉。御医说娘娘这胎怀得颇为安稳,暂时还没有害喜的征兆。”
皇帝听着微微点了下头,他记得纳喇氏之前怀那一胎的时候,害喜尤为严重,什么都吃不下。
虽然纳喇氏拼命逼着自己吃了,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是太瘦弱,可能也是孩子最后没能长大而夭折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