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1 / 2)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每次回到娘家老赵氏都是报喜不报忧,甚至托娘家嫂子帮忙寻了许多生子偏方,只为了尽快为老林家开枝散叶。

那时候林有根在干嘛?

他只是习惯性地不吭声,只当作看不见婆媳俩的交锋。

没过多久,婆婆便领着那娘家侄女回了来。

理由也给得充分。

那娘家侄女原先的未婚夫出意外死了,她成了望门寡。

婆婆说怜惜她在家中抬不起头,让她在家中住段时日。

老赵氏那时候上有公婆,自然当不了这个家,又因为生子问题,根本没有话语权可言。

即使觉得此举并不合适,也无法说出一句反对的话。

更何况老赵氏那时并不知晓,曾经林有根是与她有议亲的打算的。

后来那半年时间里,那娘家侄女每日里“表哥...表哥...”的挂在嘴边,老赵氏私下里与林有根说了很多次,他都未当回事。

次数多了,老赵氏心也渐渐冷了,只冷眼旁观。

本就觉得压抑,若是实在觉得闹心的时候,老赵氏便干脆回娘家小住。

当时老赵氏并不知晓,正是因为她的逃避,给了他们表哥、表妹的有了可乘之机。

也是突然之间,那娘家侄女离开了老林家。

那时候老赵氏只觉得松了口气,并没有过问她的去向。

几个月后,林有根突然提出抱养一个孩子回来,并且说明自己已经有合适的人家了,到时候给些银子便可以了。

老赵氏想着,或许抱个孩子回来,可以给自己招来孩子,便同意了。

就这样,林承山成了林家老大。

老赵氏那时候也是真的将他当做是亲生儿子对待。

因此,对于林有根过度地亲近林承山,并没有起什么疑心。

更何况,抱养林承山没多久,老赵氏真的怀上了孩子。

老赵氏本就是个迷信的人,自此,也对林承山更好了

是什么时候,发现不对劲的呢?

大概是林承水出生后吧!

那时候,婆婆跟林有根依旧对林承山过度爱护,甚至是好到可以忽视刚出生的亲生子。

但是,那时候老赵氏并没有往其他方面想过。

只以为,他们是习惯性地选择对林承山好。

到了林承山七岁,林承水六岁时,兄弟俩到了该启蒙的年龄。

一开始公婆跟林有根都认为,家里不富裕,先送林承山去启蒙,等过两年再送林承水去。

后来,是老赵氏的娘家哥哥出的钱,将林承水一并送去了私塾。

只是到了第二年,老赵氏便不好意思再收哥哥嫂子的钱。

那时候,老赵氏也还有些嫁妆银子把在自己手里,倒也不难过。

只是那会儿林慧娟还小,林承耀也出生了,到处需要花钱。

可是掌家权不在自己手中,于是林承水被迫辍学了。

又是什么时候怀疑林承山的身份的呢?

大概是那位娘家侄女又突然出现,并且总是以一种炙热的眼神看着林承山吧!

后来一次老赵氏被婆婆催着去镇上给林承山送衣物,没走多远下雨了,她便转道儿回去了。

这一回家,却听到了让她几乎崩溃的消息。

原来,婆婆之所以催促她离开,是特地支开她。

那位娘家侄女那时候正在婆婆的房间内,向婆婆跟林有根索要生活费。

而理由是,当初几人说好了,她为老林家生下孙子,老林家要负责她的后半生的生活。

之所以林有根不纳了她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