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外,她落榜了。
祖父又病了。
这次是被她气病的。
后来她才知道,原来祖父当年科举,也是在厕号,却是拿了一个小三元。
最后考上殿试,一路高升。
就连她的兄长,就连她的父亲,都是如出一辙的厕号。
而她同样是厕号……名落孙山。
全家……只有她一人拖后腿了。
于是她开始发愤图强,势必要在科举时一举拿下童生的功名。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祖父终于意识到,同样是女子,为何工部尚书家的女儿考上了,而锦书却落了榜。
就在全家给她补习,天天沉浸之乎者也,日日都旁听祖父和父亲带着兄长讨论国家大事时。
秋闱来了。
而她……再次落了榜。
这次依旧是厕号…
祖父再次病倒。
郭锦书看着自己连考两次都没上榜,羞恼的在房间中边背书边流泪。
郭家人也有些上火,郭锦书从小到大就没让人这么费心过,
从小到大,多少次郭琇都感言,若不是因为锦书是女子,日后定是要榜上有名,成朝廷栋梁的。
郭家人再次改变策略,让郭锦书的父亲带着郭锦书和她的兄长,一起出门游历。
纸上谈兵永远比不过亲眼所见,亲身体验。
终于,在三年后的科举,郭锦书终于克服了重重阻碍。
成功考取了功名。
而郭琇也在孙女中举的这一天,露出了三年多来,第一次和煦的笑容。
听闻就连皇上当朝提出挥兵倭国,左御史都没站出来反对。
等到三年后,左御史终于做到了皇帝当初期望的那样,
与他的孙女同朝为官。
可万万没想到,皇帝好似看不惯他高兴的样子,将孙女也调到了御史台。
“有探子来报,漂亮国派人接触棒子国,两国暗地里小动作不断。朕准备挥师棒子国…”
“皇上。”
左御史站出来反对到:“皇上,棒子国一向对朝廷敬重有加,以朝廷为首…”
“左御史此言差矣。”
反对的声音从左御史身后传来。
郭琇听到声音不可置信的回过头去。
万万没想到啊,第一个跳出来反驳他的,居然是她刚刚调到御史台的孙女!
他孙女第一天上朝,就拿他祖父祭了旗!
郭锦书没有去看他祖父的表情,穿着红色的朝服,抬头挺胸的站在大殿之上。
哪怕她因为第一次上朝,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说话有些不自觉的发抖。
但她始终记得祖父的教导,御史,就是要说出官员们所不敢言,监督文武百官,劝谏皇帝行事。
所以她才站了出来,她没有辜负祖父的教诲。
想必祖父也会以她为荣吧?
思及此,郭锦书说话的声音都洪亮些许。
“微臣认为,大清国力强盛,兵马富足,更是应该将棒子国一举拿下。”
“让它们如同当初的倭国一样,成为我们大清的领土,更何况棒子国比邻朝廷……”
一番话说出来,场上的众人都不自觉将眼神看向左御史。
不知道左御史此时是什么感想,都说带出徒弟,饿死师父。
但也没人说过带出孙女,怼死祖父的啊?
“左御史,郭御史说的没错,你还是太过保守了,棒子国虽然暂时对大清俯首称臣,依附大清。”
“但棒子国与漂亮国暗通曲款,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前日防贼的道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