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便是朝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上皇第三子,朕之三弟诚郡王胤祉,俊秀笃学,颖才具备……特封为诚亲王,钦此~”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上皇第四子,朕之四弟慎贝勒胤禛,事国事,甚恭,事父母,甚孝,事兄弟,甚亲……特封为雍亲王,钦此~”
……
一长串的加封圣旨下来,到老八便停住了。
老八之前全部都封了亲王。
老三诚亲王,老四雍亲王,老五恒亲王,老七淳亲王。
甚至还追封了十一皇子为康郡王。
你们不是说胤禛不孝,冷血毫无亲情么?
石静娴偏偏在圣旨中称赞胤禛为人孝顺,对兄弟友爱。
又将康熙敲打他,希望他慎行的慎字改成了雍容华贵中的雍字。
就算到老八那里停住了,石静娴也解释了。
剩下的皇子们还太小,等过几年再封赏。
老九就差点没笑出声,到老八停了,但不管老九还是老十,都是郡王。
就连已经病逝的十一阿哥,都被追封了郡王。
相当于皇帝的兄弟们,十一之前,只有一个老八是光头阿哥。
礼部尚书等圣旨宣读过后,便站出来,指正石静娴。
“新皇登基需避讳皇帝讳,诚亲王,雍亲王等亲王名讳,还需避圣上讳才是。”
石静娴看着礼部尚书:“朕名胤礽,从宗室到百姓,皆需避讳朕之名讳,显示朕之尊崇。”
“然朕食五谷杂粮,为何宗室百姓,不避讳朕之所食,以示朕之独特?”
看礼部尚书还想说什么,石静娴便摆摆手:“只需避名讳,无需避讳字。”
只要别人起名不叫胤礽,那就可以了,再说了。
她本来也不叫胤礽,一般的百姓家里,也不会给孩子起胤字,怕压不住。
大臣们更不用说,溜须拍马还来不及,怎么会起这个名字。
封赏过后,石静娴又看向老九。
“瑞郡王,战舰现在是靠人力划行,到底还是速度有些慢,朕有个想法,等下了朝你留下,咱们再研究研究,顺便让人将戴梓也叫来。”
说完了老九,石静娴看向工部:“朕已经同太上皇说过了,将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休整出来,用作为太上皇的宫室。”
“还有畅春园那边,太上皇的嫔妃们,也是需要在畅春园居住,也是需要修葺一番。”
“还有朕的陵寝……”
(一般登基后,就开始选择地方开始修陵墓了。)
户部尚书心中的小人,在石静娴每说出一句话便疯狂的拨弄算盘。
这些亲王的俸禄,还有府邸的规格,都需要户部出钱整修。
石静娴说到最后,户部尚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皇上,国库银两可能不足以支撑这些开销…”
户部是有几千万两存银,可这钱不能动太多啊。
军队饷银,朝廷大臣的俸禄,还有皇宫的开销…
石静娴有些犹豫:“这可如何是好,要不朝廷还是节省下开支吧?”
“将封后大典取消,直接让皇后在朕的登基大典上,随朕一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吧?”
此话一出,大臣们纷纷跪在地上,口中大喊:“请皇上三思,收回成命,这于理不合。”
这次的登基大典,乃授受大典。
标志着旧统治者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
那种严肃庄重的场合,哪里能让女子和皇上一同接受朝拜?
就算是皇后也不行!
大殿中只有刚刚接了封赏的亲王们还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