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岁的男子为丁,这些人需要缴纳丁银。
但每丁具体交多少,征收多少,都是由地方做决定的。
这一举措让许多人家都开始“逃税”,黑户遍地走,一旦要交税的时候,黑户就开始躲躲藏藏。
于是当地官员,便将这些逃税的税收,摊派给有户口的人身上,使得丁银越来越多。
大家无可奈何之下,只能出去务工,去赚钱,去逃税。
这也是侧面让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
“第一条有了办法,这些贪污的人,和流放的犯人都可以开垦土地,若是可行,倒是可以在东北这边种植。”
石静娴在第二条上面画个圈。
“第二条,你看看怎么样?”
石静娴将雍正帝和现在社会的举措结合一下。
现在已经开始推行免费学堂,那就是说未来在也不会有多少人隐匿户口。
但同样的,老百姓的压力也会更大,为了要儿子,为了改换门庭,那大家定是会拼了命的生子。
“可以取消人丁税,摊丁入户。”石静娴默默的在心里对着雍正帝说了声抱歉。
毕竟她剽窃了人家的政策。
“取消人头税?”胤礽不解的看向石静娴。
石静娴简单的和胤扔说了一嘴,就是将田赋和人头税放在一起,田赋增长一些,取消人头税。
每户每人多少地,不论男女。
人口繁盛,粮食大产,才是国家的根基。
有人没有粮不行,没人没粮更不行。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胤礽听完石静娴的讲解夸赞道:“你这是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啊。”
第338章 流年不利
石静娴看着胤礽的真心夸赞,有些汗颜,有些尴尬,这是她剽窃了雍正的政令,可胤礽不知道啊。
“看来都是我教导有方啊。”胤礽轻抚小腹,有些自豪。
“不过男女都有地,会不会种不过来?若是有些老幼妇孺比较多的人家该怎么办?”
“可以佃出去,青壮劳力多的人家谁会嫌弃粮多?”石静娴在本子上勾勾摸摸。
很多东西和政策不能马上执行,就好比说现在的粮食,五谷杂粮,分为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
人们后世主要以稻和麦为主食,有一部分原因还是因为这两样东西产量最好,口感也不错。
但她现在又不能让大家都以稻麦为主,这不是开玩笑么?
书到用时方恨少,她偶尔也是想努力的,可……哎。
若是她知道自己能穿到这里来,她怎么会一路咸鱼躺平长大?
高低得从母猪的产后护理一直到农作物的生长特性。
从三字经到永乐大典,从毛笔字到中国画。
样样不落。
要是士农工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医疗科技两手抓,是不是她也能发光发亮,她也不用现在还剽窃别人的观点写奏章。
现在看着这封奏章,前半段剽窃康熙的政策,后半段剽窃雍正的政策,属实让石静娴有些心虚汗颜。
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然而这封奏章刚刚交上去不久,陕西又爆出来贪墨赈银。
石静娴和众臣站在堂下,大气都不敢出。
谁都不知道康熙手中的奏报,到底状告的是哪个派系的官员。
石静娴也有些担心,担心那上面的大臣和她有关,和索额图有关。
“真是好样的!粮荒灾年,朝廷拨下去五十万两给陕西用来买种子的银两,到了百姓手里只剩下了三十九万两!”
康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