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2)

”他用手势比划着水流冲击的态势。

老账房赵算盘捻着胡须,慢悠悠道:“不然,依老朽算盘观之,力如珠算,一珠撞一珠,力乃传递,箭离弦,弦动推箭,箭动则飞!此乃碰撞相激,力之传递也。”他用手指模拟算盘珠子碰撞。

“荒谬!”玄机子道士拂尘一甩,满脸不屑,“尔等肉眼凡胎,岂识天地至理?力者,阴阳二气交感,五行生克运转之机也!马行健,属乾阳;车载坤,属阴土。阳动阴随,此乃天道,箭离弦,金气(箭)得木气(弓)生发,锐气勃发,故能远射。”他引经据典,搬出《周易》、《道藏》。

徐光启老博士则仰望屋顶(模拟星空),喃喃道:“星辰运转,自有其轨。力之牵引,或如日月之于潮汐?无形无质,却沛然宏大……”他陷入了自己的宇宙观。

场面一度混乱,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旁听的朝臣有的皱眉,有的摇头,有的甚至面露讥讽。

琪琪格听得小脑袋晕乎乎的,大眼睛里充满了困惑。

顺崽耐心听着,并未打断。

待众人争论稍歇,他嘴角微扬,站起身,走到厅堂中央。

那里早已准备好几个由鲁大用等人精心制作的模型:杠杆、滑轮组、斜面、还有一个小型弹射器(弩机简化版)。

“诸公高论,皆有见地。”顺崽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然格物致知,当以何为凭?空谈玄理,抑或……眼见为实?”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亲自演示了起来,第一个便是杠杆撬石:他让一名侍卫搬来一块沉重石锁。

顺崽将杠杆支点靠近石锁,长臂一端轻轻下压,石锁应声而起。

“此乃‘杠杆’,支点、力臂长短变化,可省力数倍、数十倍,此非玄理,乃可测可算之力臂平衡。”

第二个便是滑轮吊重:他用一组滑轮轻松吊起两名侍卫才能抬起的重物。

“此乃‘滑轮’,动滑轮省力,定滑轮变向,组合运用,可四两拨千斤。”

第三个斜面推物:他将重物置于斜面上,轻松推上高台。

“此乃‘斜面’,坡度越缓,用力越小,此乃‘力’沿斜面分解之理。”

最后弹射飞石头,他拉开弹射器(弩机)的弦,将一枚小石子弹射出去,石子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远远落地。

“此箭离弦之力,源于弓臂形变所积蓄之‘势能’”此词一出,众人皆愣,“释放时,‘势能’转化为石子飞射之‘动能’!石子落地,则因大地对其有吸引之力‘重力’,此非阴阳五行,乃力之转化、能量之守恒。”

每一个演示都直观无比,每一个原理都清晰可循,有些甚至在平日都见过,却未有人将他们规划起来,尤其那“势能”、“动能”、“重力”的新概念,虽闻所未闻,却与眼前现象完美契合,没有玄奥的经文,没有空泛的辩论,只有赤裸裸的、无可辩驳的事实、

全场死寂!

老河工李老夯瞪圆了眼睛,死死盯着那根撬动巨石的木棍,仿佛第一次认识它。

赵算盘手指无意识地捻动,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计算着力臂与省力的比例。

玄机子道士张大了嘴巴,拂尘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徐光启老博士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死死盯着那落地的石子,仿佛看到了星辰运行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