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2 / 2)

院、养老院,同时,将此‘蜂窝煤’制法绘图列册,快马发往北方受寒各州县,命地方官广为推行,务使此‘黑金’之暖,惠及天下寒士!”

值得让人庆幸的是,这几年凭借着一些小发明,如今国库并不缺钱,可以说十分富足,尤其是由孟古青以及太医院所研究的一些新药,大大的减少了军中、百姓的病亡率,尤其是那磺胺一物还救了多尔衮一命。

帝王的命令很快的传达了下去,一时间民间对蜂窝煤都有耳闻,听说是皇帝研发出来冬日取暖的物件,造价极低,稍微有点积蓄的老百姓都能用得起,不由得都期待了起来。

第66章

蜂窝煤的“黑金”暖流,如同冬日破冰的春溪,悄然滋润着京畿大地。

官办煤厂昼夜不息,黝黑的蜂窝煤饼被一车车运往贫户聚居的街巷、慈幼院温暖的炉膛、养老院烧得滚烫的炕洞。

冻毙街头的惨剧锐减,顺崽“仁德天子”的名声在寒风中口口相传。

琪琪格更是成了慈幼院的常客,带着宫女太监分发煤饼,教孩子们用碎煤屑和泥捏小人,粉嫩的小脸上总是沾着煤灰,笑容却比阳光更暖。

然而,紫禁城的深宫之内,肃杀之气并未因这份暖意而消散。

景阳宫密道暴露的“青蛇”阴影,如同跗骨之蛆,盘踞在木苔心头。

睿亲王多尔衮亲自坐镇,宗人府暗卫与妇幼会“蛛网”协同,如同最精密的梳子,一寸寸梳理着景阳宫及周边宫室的地基。

进展缓慢却坚定,数条被岁月尘封、或坍塌或堵塞的旧道被重新发现,方向直指宫外数处早已废弃的前朝勋贵府邸旧址。

其中一条隐秘的支线,竟蜿蜒通向……内务府营造司库房后的一处废弃地窖!

“营造司?”木苔看着密报,指尖冰凉,又是内务府!王二、陈昌、王明德……如今连营造司也牵扯其中?

这“青蛇”的触须,究竟深入到了何种地步?她立刻密令多尔衮:不动声色监控该地窖,布下天罗地网,守株待兔!

与此同时,顺崽并未因密道之事停下脚步,蜂窝煤的成功给了他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他深知,解决温饱是根本,而“衣”同样关乎民生。

他脑海中那个“百度”图书馆再次开启,目标锁定纺织革新!

“百工堂”内,炉火依旧,但氛围已从蜂窝煤的“泥与火”转向了“木与线”的精密世界。

巨大的木案上,摊开一张顺崽凭记忆绘制的、线条复杂的图纸“多锭联动脚踏纺纱机”,是珍妮纺纱机的改良概念图,图纸上,飞轮、曲轴、连杆、锭子等部件清晰标注,旁边密密麻麻是顺崽添加的注释和修改标记。

十岁的顺崽身着利落的箭袖常服,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超越年龄的专注与沉稳,他不再是那个需要木苔手把手引导的孩童,而是有了自己的思路和主见。

“鲁师傅,”顺崽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齿轮组,“此处传动比需再精确计算。上次模型测试,此处转速不稳,导致纱线时紧时松。”他拿起旁边一个已经散架的木质模型部件,指着断裂的榫卯,“材质亦需加强,改用硬木,或在此处加铁箍。”

鲁大用躬身细看,眼中满是叹服:“皇上圣明!奴才这就重新核算,加固此处。”他如今对这位小主子是心服口服,再不敢有丝毫轻视。

琪琪格也在一旁,她换下了华丽的旗装,穿着方便活动的窄袖小袄,头发利落地挽成两个小髻。她没有像以前那样围着顺崽蹦跳,而是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小凳上,手里拿着一个顺崽特意为她做的、缩小版的纺纱机模型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