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 / 3)

的天罗地网,已然张开!

第65章

凛冬已至,朔风如刀,将紫禁城雕琢成一片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

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琉璃瓦,反射着灰白天光下冷硬的光泽,金水河早已冰封,死寂取代了往日的潺潺。

宫道上的青石板冻得坚硬如铁,宫人们裹紧厚实的棉袍,缩着脖子匆匆而行,呵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天地间一片肃杀,连最活泼的雀鸟也踪迹全无,偌大的宫城仿佛被塞进了一个巨大的冰窖。

养心殿东暖阁里,地龙烧得极旺,暖意融融。

十三岁的顺崽身着明黄色常服,身形已初显少年的挺拔,端坐在宽大的紫檀御案后。

他眉宇间褪去了许多孩童的稚气,多了几分沉静与专注,案上摊开着工部加急呈报的京城各处炭薪储备与消耗的奏折,数字触目惊心。

他修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稳的笃笃声,眉头微蹙,薄唇紧抿。

“皇额娘,”顺崽的声音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质感,已无孩童的奶音,却依旧能听出忧心,“内城炭价飞涨三成不止,五城兵马司报,东城、南城贫户聚居之地,已有数起老弱因无钱购炭、冻毙家中的惨事。仅靠削减宫用份例,杯水车薪。”

他抬眼看向坐在一旁的木苔,眼神清澈而坚定,“开源节流,节流有限,当务之急,是开源,是寻得价廉耐烧的替代之物。”

木苔放下手中关于直隶、山东大雪封路、运炭受阻的奏报,眼中带着赞许和凝重:“皇儿所言极是,户部已尽力调拨官炭平抑,然天寒地冻,道路难行,远水难解近渴,这开源……谈何容易。”她看着儿子日渐沉稳的侧脸,心中感慨万千,这孩子,真的长大了不少,连带她也不怎么叫顺崽的小名了。

顺崽的目光重新落回奏折上,指尖划过那冰冷的数字,脑海中那个庞大的“图书馆”飞速运转起来。

取暖……替代燃料……煤炭……煤球……蜂窝煤?这个词如同闪电般劈开迷雾,他猛地坐直身体,眼中精光一闪。

“皇额娘!”顺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但语气依旧沉稳,“儿臣思得一法,或可解燃眉之急。此物名曰‘蜂窝煤’。”他不再用“朕看到”,而是“儿臣思得”,强调这是自己的思考成果,显然是比以前要有成算。

他条理清晰地阐述:“此物以寻常碎煤末为主料,辅以洁净黄土,加水调和如泥,以特制铁模压制成饼状,中空多孔,形似蜂巢。其妙处在于:一者,碎煤末价贱,各处煤场堆积如山,弃之如敝履;二者,黄土易得,成本几近于无;三者,中空多孔,引火易,燃烧透,火力稳而持久,远胜散煤,更比寻常木炭耐烧数倍!若得此法,京城贫户取暖之困,或可缓解!”

木苔越听眼睛越亮,对啊,她怎么忘记蜂窝煤了,而且蜂窝煤所需要的材料唾手可得,工艺上听起来也非难事,再加上高效耐烧,简直是对百姓一大利。

“好!皇儿此法甚妙,深谙变废为宝、因地制宜之理,”木苔毫不吝啬地给予夸夸。“事不宜迟,即刻试制。”

顺崽颔首:“儿臣决定亲往内务府匠作坊督造模具,指点试制,此物虽原理简单,然煤土配比、压制力道、孔洞排布,皆关乎成败,需亲临把控。”他语气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已初具帝王威仪。

木苔欣然应允:“好!我与你同往。”

就在母子二人准备动身之际,一个小太监神色仓惶地奔入,扑倒在地:“启禀皇上,太后,景阳宫西暖阁……琪琪格格她……她……”

顺崽心头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沉声问道:“琪琪格怎么了?说清楚!”

“格格……格格不慎跌入一处……一处密道暗口之中!”太监声音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