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1 / 3)

工部尚书图海眼神越来越亮,他主理工部多年,河道工程也是本分,立刻敏锐捕捉到小皇帝这“粽子埽工配苇网”的点子虽然名字古怪,但其原理与加固河堤薄弱环节的传统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至那“密网陷水”的比喻,暗合了加强结构韧性、分散水势冲击的关键!他越琢磨越心惊,忍不住脱口而出:“皇上此法……此法精妙!苇网固埽,可增其韧性与稳固!选险工施为,正是要害!”他激动地都忘了自称“臣”。

户部尚书巴哈纳也反应过来了,钱粮是保障,立马跟上:“皇上英明!太后朱批已命户部筹措物料,只是这芦苇网子需大量密实上品芦苇,恐需专向产地大量采购,麻绳用量也将剧增……”

多尔衮眼中精光一闪,缓缓点头:“皇上年幼,思虑却深远。此‘特议组’正合其宜!由臣等分头督办,方可令这草席土包的‘粽子’,裹得又快又好!”

“正是此理!”顺崽见大家接受度良好,还夸他点子好,简直心花怒放,成就感爆棚,“特议组即刻开始议事!图海尚书,你让匠作司快点画大大的图来给朕看!还有,老河工的经验最宝贵,不可怠慢!巴哈纳尚书,钱粮要够!不够再想办法!”他终于体会到了“指挥若定”的感觉,小手一挥,发出了第一个真正具有实质意义、关乎国计民生的指令。

一场围绕如何高效“裹防洪粽子”的务虚会谈,迅速变成了以材料、技术、资源调配为核心的实干会议。睿亲王掌控全局,协调各方;工部专攻工程细节,落实埽工与苇网结合的技术标准;户部全力保障钱粮物料到位;议政大臣们补充执行层面的协调与监督。

木苔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嘴角挂着欣慰的笑意。小皇帝顺崽站在椅子边上,努力踮着脚听臣子们讨论那些他听不太懂又觉得好像很重要的细节(比如苇网经纬密度多少合适、柳条桩的排距……),小脸上一会儿好奇一会儿茫然,但那份专注和“这事很重要”的认真劲儿却清晰可见。

第一份由他这只误入深宫、自带搜索金手指的熊猫小皇帝主导的“基建工程”,终于在一个午后,于慈宁宫西暖阁,像一颗小小的种子,被稚嫩却充满希望的声音种了下去。接下来,就看它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长成怎样一副足以抵挡洪水的坚韧模样了。

第54章

慈宁宫西暖阁关于“裹防洪粽子”的议事,在睿亲王多尔衮雷厉风行的掌控下迅速推进。

“……工部匠作司会同河工老把式,十日内必须核定标准:苇网编织密实度、草席尺寸规格、土料配比及压实工序!”多尔衮的声音沉稳有力,不容置疑,目光扫过工部尚书图海,“图海大人,此为根基,不容半分差池!延误一日,提头来见!”图海浑身一凛,躬身道:“臣领旨!必当全力以赴!”

多尔衮转向户部尚书巴哈纳:“巴哈纳大人,山东济宁州、河南开封府两处大型芦苇荡,务必派得力干吏持本王手令坐镇督办,价格公允,严防奸商囤积、哄抬!麻绳、秫秸、柳条,五日内至少凑齐预计总量的三分之一!后续源源不断!钱不够?”他冷哼一声,“查!本王倒要看看,赈灾的银子都烂在哪个仓库底了!该动就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巴哈纳额头冒汗,连声应是,心里盘算着该拿哪个撞枪口的皇商“祭旗”以迅速筹措第一批银两。

关键在人选。

多尔衮的指尖重重敲在铺开的《黄河河道总图》上,目光锐利如鹰隼:“河道总督杨方兴,老成持重,于河南河道情势了然,坐镇开封统筹全局,居中调度粮秣物料、民夫分配!”他点了河南总领人选。

他的手指挪向山东段一个醒目的标记点曹县决口旧址。“此处,前年虽经抢堵,根基未稳!今春水势已显异动!此是重中之重!”多尔衮的眼神扫过几位面有豫色的议政大臣,“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