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官员最怕的就是自己在中央没有说话的人,这样得到消息都要晚一步,被人弹劾更是没有人为自己说话。这位五爷是不大出京办差的,若是能趁着这次的几乎攀上了五爷,日后少不得也能往上走一走。
但弘昼一处也不去,老老实实地跟着高斌住在驿站。
这些官员后面是盘根错节的势力网,弘昼出京之前汗阿玛和四哥都给了他一份名单,倘若遇到什么要紧的事情可以找哪些官员。但这些都是要等他遇到要紧的事情的时候才会调用,现在还没遇到呢,就暂且算了。
馆驿修得还不错,若是寻常人家住起来不会觉得有什么。但弘昼自小在王府里长大,后来更是住进了紫禁城。高斌本来以为这些方面五爷多半是要挑剔的,但没想到这位爷一声不吭地住了,竟没有丝毫抱怨。
这让高斌对这位爷的评价高了点,有时候来不及到城镇的时候就直接住在野外,让五爷跟着他们吃干饼子也不见他有什么不愿的。
出来后,弘昼维持着五天往京中寄一波信的频率。
之所以说是一波是因为要给汗阿玛一封,额娘一封,澄碧一封还有四哥一封。他到了馆驿后将信寄出去,给京中的亲人报一下平安,给汗阿玛汇报一下进度。
到了河南后,弘昼也是维持着这个频率的。
本来以为他过来就是当个吉祥物的,最多去威胁一下那些不配合的官员。但到了之后弘昼才发现自己想多了,等着他的事情多了去了。
如何修筑河堤自有高斌去处理,但他要坐镇官府查看账本子。倘若不细细查出来,只怕修河堤的条石都能涨到百两银子一根。
弘昼还在京城的时候就派人过来这边去市场里探查原本的这些东西是多少钱,还要问出从前是多少钱。
然后再根据他们报上来的预算看看有哪些人想要从中贪银子,一下子将两名知州一名知府和一位同知下狱后,敢在弘昼面前弄鬼的人就少了不少。
其余的钦差大臣过来多少是要投鼠忌器的,一下子扳倒这么多官员他们身后的实力岂会善罢甘休?你的背后是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那我背后还是云贵总督呢,他还和四阿哥能攀上点七拐八拐的关系,甚至这个可能还是从前太后娘娘的远亲呢
即便要将人扳倒,也是要慢慢来的,要掌握完全了证据才能进行下一步。
但弘昼就完全没有这个顾忌了,他本身不涉朝事,对这些人背后的靠山不感兴趣。什么,你背后是张廷玉?那我可就要写信去问问张大人认不认你这个门生了。
啥?你说鄂尔泰是你姑父?爷怎么没听过这么一回事,你直接叫鄂尔泰写信给爷。
这下子地方官员们只能苦哈哈地配合了,君不见那些送去京城参这位五爷的折子一个回复都没有吗?
现在不哄着这位爷,只怕这个官能当场被撸了。这位可是拿着钦差大臣的权利,虽说从前的钦差都不会这样做,但这位也不是一般人啊。
写信给背后的人,都被骂了一顿。这位爷这次办差肯定是要办得漂亮的,不论是皇上还是四阿哥都在背后支持,他们又岂敢拖后腿。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捞好处,小心把自己捞到监牢里。
高斌看到了这全程的操作,只觉得目瞪口呆。从前他修河堤的时候,这国库拨出来的银子能有一半用在修河堤上面就很不错了。但这回,可是几乎全用上了。之前还担心跟着五爷出来办差会被束缚,但现在瞧着五爷不管他如何修,只一心管着后勤和银两,竟然让他这次有了点宽裕的感觉。
从前可一直紧巴巴的。
弘昼将人下狱后写信给了汗阿玛和四哥,让他们心中有个底,别从旁人最终听说了之后被吓到。
当弘昼的信被加急送到京城后,看到信的雍正和弘历都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