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生了孩子便带侧福晋去园子里住。
喜鹊看了这个几乎同正院一般大小的院子,想着屋内那些名贵的装饰和摆件,又偷偷瞄了一眼侧福晋。
她本以为这位主子会惶恐,却见侧福晋毫不客气的一一应下,又要了好些个侍卫说是出门要用,吃饱了就往王爷的怀里钻,嘴里还嘟囔着困。
喜鹊是内务府出身,从没见过这般不讲规矩体统的人,在宫里,主子们都是淡然的、不爱俗物的,除了赏赐,从来是不会张口要东西的,这样才能体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超凡脱俗。
但是她张张嘴又将所有的话咽了下去,也就是在此刻她才懂了教导嬷嬷说的话主子的规矩才是规矩,主子的体统才是体统。
待到两位主子歇下,苏培盛这个前院的大管事亲自守在碧波院大门口不许任何人打扰的时候,喜鹊倒也不觉得什么了。
她只是在心里头念了句佛皇天老爷在上,这回的主子真是跟对了。
第115章 第115章雍王府番外生子……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又到了金桂飘香的时候。
碧波院里,大丫鬟喜鹊轻手轻脚的放下卧房的帘子,又守在门口做针线。
如果说,之前的她还有些底气不足的模样,如今已经全然是测妃娘娘大丫鬟的派头了。
没办法,见的事情多了,也就慢慢渐渐习惯了。
比如说夏日的冰,冬天的碳,她们碧波院压根不稀罕要后院的份例,早就有前院的人眼巴巴的给送来。
还比如那用来做大衣裳的皮子,侧福晋的份例都入了库,如今用的全是银狐腹部最柔软的地方,暖和不说,还不压身,最适合身子重易疲惫的人。
听陈管事说,这些还是王爷亲自猎的呢。
喜鹊越想越高兴,就在她差点笑出来的时候,门口的厚帘子被掀开,露出跑腿小丫鬟冻得红通通的脸。
知道主子习惯歇晌午,小丫鬟的声音也压得很低,“喜鹊姐姐,外头又来人了”。
前儿来的人做了暖炕,大前儿来的人做的花灯,今儿来的又是做什么的?
喜鹊应了一声,慢悠悠地放下手里的针线,出门一看,只见一排年龄大小不一的人正低眉顺眼的站在回廊处。
小丫鬟口齿伶俐的介绍道,“这是针线房来的人,说是给主子做衣裳的”。
饶是喜鹊自认为见多识广也不由得愣住了做什么衣裳需要这么多人?
刘嬷嬷听见动静从厢房里出来,这位照顾王爷几十年的老嬷嬷眼尾一扫便知晓了大概,“行了,带去后罩房吧”。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颁金节,而后是新年大宴,算算时间,那时候唐主子也出月子了,出了月子,就能出门交际,而新年大宴便是人最多、眼最毒的地方。
无论是头上的发饰,身上的衣裳,甚至挡风的披风,手里的暖炉,个个都是能比如一二三四的地方。
唐主子本就家世一般,全靠王爷和那劳什子制糖坊在背后撑着,若是在这个时候露了怯,日后便更难出门交际了。
而这,本就是王爷送她来的目的。
想到这里刘嬷嬷又想叹气了,她倒是想好好教,可唐主子本就身子重精神不济,她便是往里头灌又能灌下去多少,而且再过半个月唐主子便要生了,总不能叫人在月子还学规矩。
当然,也不是没有月子里学规矩的人,可那都是磋磨人,坏人身子的手段,唐主子明显是被王爷放在心尖上的人,又有谁敢那样做
一时间,刘嬷嬷更泄气了,只觉得自个儿一辈子的英名怕是要坏在这位侧福晋的身上了。
但丧气归丧气,差事还是得做的,她挨个将今日送进院子里的东西检查一番,就连鱼食也没放过,掰开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