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女儿已经嫁出去了,要开始她自己的生活了,宋玉瑶知道总是有一天的,但是,真的这一天到来了,她发现自己还是很不适应的。
自诩心理挺强大,哪怕穿越到这里也能很快调整好心情的她,自朝朝嫁出去之后,就开始觉得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可能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吧,不过也是应有之理。母女相伴十九年,又哪是几日就能习惯的呢?一向身体健康的宋玉瑶,这些日子也一直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不只是她如此,长岁、瑞儿和胤禛也是,胤禛这几日来她这里都变得频繁了,长岁和瑞儿也常常来陪她,话题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到朝朝身上。
只是很快,想起女儿/姐姐已经不在家里了,大家又会忍不住失落起来。
“额娘,等以后儿子娶了福晋之后,还是对她好些吧,不然她的阿玛额娘和娘家的兄弟们,怕是也会和我们一样担心、心疼的。”九岁的瑞儿突然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宋玉瑶道。
现在瑞儿脸上还是略带婴儿肥,不过已经隐隐有了清秀的模样了。比起长岁长得和胤禛更相似,瑞儿和宋玉瑶长得要更像一些。
这会儿,他这一本正经地像个小大人似的,说出这样暖心、善良的话,在宋玉瑶看来真是可爱极了。
“好!孟子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瑞儿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由自家姐姐想到别人家的姐妹,是极好的!”宋玉瑶夸赞道,脸上露出了笑。
一旁的长岁看着弟弟,眼中也露出了笑,额娘生的瑞儿可真是比钮额娘生的元寿,要可爱多了!
第129章
朝朝出嫁了以后,宋玉瑶努力开始适应着没有朝朝在的日子。
好在,终归是嫁在京城,雍亲王府又不是等闲人家,额驸自然不会阻拦朝朝回娘家,所以朝朝每隔段时间,还是能回来看看亲人的。
当然,因为朝朝终究是出嫁女,也不能隔三差五地就回娘家,和在家时能经常见着是不能比的,不过宋玉瑶也知足了。
她想着,就算她现在是生活在现代,女儿也要出去上学、工作,以后也会嫁人,那也不是能天天见的,何况现在是在古代呢!这已经不错了。
这般自我安慰了一番,她心里终于好过了一些,开始慢慢地适应没有朝朝陪伴的日子,逐渐将自己的生活,又调回正常的节奏。
现在这个时机,胤禛的夺嫡策略还是苟。这会儿,正是康熙非常敏感的时候,谁出头谁被老爷子削,她自然也不适合在这时候再搞发明,把大家的视线都集中到自己这里。
那样,可能就不是帮胤禛的忙了,而会给这夺嫡增加不可预料的变数。所以,她得稳住气。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她就什么都不做了。收集良种、改良良种的工作,她还是在继续做着的,而且,做得还不错。
现在,西红柿、土豆、玉米、红薯等作物,在她这些年的持续培养下,味道和大小其实已经在逐渐地被改良了,一代更比一代好。可以说,现在这些庄稼正在被慢慢地驯化,而这些改变虽然还不大,但也是在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中。
这倒也并非只是她自己的菜园子是如此,就连康熙赐给她的那个庄子上的庄稼也是如此。只是单靠正常人力的驯化,这个过程会更加缓慢罢了。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她这个异能者的话,靠着农人们一代代的驯化,等几十年、上百年或者更多年月过去,等到了后世,这些庄稼应该依然还是会被慢慢地驯化改良成,她在后世见的差不多的模样的。她的参与,不过是能将这一切提前一些罢了。
但她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总是有一番缘法在,自己又有能力可以做些什么,自然想要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