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就掏出帕子四下抹着出屋了。

躲不过去的一家四口都是闷头扒饭,嘴跟上了锁一句话都没有。

崔兰愔直想叹气,她有这么霸道么?

“我知道你们却不过情面,下回不许了。”

四口连连点头,姜氏小心道,“已吩咐门房了,他再来就说家里没人。”

崔谡跟着说,“不等他定亲,咱家都不去那边儿吧。”

崔戬也道,“谭绚找我们也不见。”

崔三老爷抚须总结道,“咱们一家子齐心,其利断金,万事必成的。”

这都什么乱起八糟的主意,崔兰愔揉着额头,和这些天真烂漫的是扯不清楚了,就这她还怎么撂开手。

第二日耿大有出去打听来的,皇帝发话叫康王等四位年长的王爷各部问事并出席朝会,康王去了户部,卫王去了兵部,安王去了礼部,端王去了吏部。

朝野都在议论这事,说吏部为六部最关键处,陛下此举是为端王封太子做铺垫。

只陛下叫卫王去兵部很是出忽意料,这下都对卫王重新审视起来,如此,卫王在陛下心里,是要比康王和安王靠前的。

崔兰愔不关心端王封太子之事,但卫王得到重视,她这个表侄女却好背靠大树好乘凉。虽然她想象不出眼都懒得睁的卫王要怎么在兵部问事。

耿大有才退出去,外头孙婆子又来禀张贵求见。

崔兰愔忙叫进来。

不怪崔兰愔紧张,她前阵子接手了东水关码头的一间茶铺子,那边的铺子很少有往外出兑的,还是得张贵前阵子结交的吏目告诉了,她这边才能先于别人拿下来。

铺子紧俏,兑铺子的银子也贵,二百两银子不讲价,收拾布置加上给吏目的好处银子又是一百多两,一共花了三百多两。

她手里统共就有五百两银子,去了三百两,但有个大事就要支应不开,这要打水漂了,崔兰愔真要心疼死。

张贵一进来,她就问,“铺子有事?”

“有事拿不准,来请二小姐示下。”

“你说。”

“前几日开始铺子里多了不少客人,有码头上的帮工船工,还有漕帮里的管事的。

开始我以为只那一天赶上了,可连着几日都是这样,我就纳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