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迄今为止唯有三人求到过那支凤命签,第一支是前朝高皇后,第二支是本朝曹皇后,第三支就是崔家二小姐。”

怕信众们想不那么多,天福寺的住持在边上补充道,“因着此签难得,不想引起事端,天福寺才一直隐着了,不过本朝从太祖起都知此签,立后前都会安排应选的闺秀们来求签。”

空寂大师双手合十,“闻听崔二小姐求到此签,陛下拿着崔二小姐的八字前来问过贫僧,崔二小姐八字极其特殊,需先有子再为后,方能引来盛世繁华。”

说到这里,空寂大师再不肯多说一字,在一众天福寺僧人的陪护下回到了后头。

前朝高皇后,本朝曹皇后,都是盛世的皇后,现崔二小姐第三个求到了此签,空寂大师又亲口说了,崔二小姐先有子再为后,就能带来盛世繁华。

原来皇帝立崔二小姐是为开创大郢盛世,未婚有子也是为此,实是用心良苦了。

老人们还记得高宗在位时的好日子,比对宣宁帝在位时的不断衰败,尤其迁都南下后日子就没好过,南边都是如此,北地就更不用提了。

听空寂大师的说法,崔二小姐为后引来的盛世,竟是高宗时都不能比的,一时都期盼起来。

和盛世的好日子比起来,叔侄错辈儿婚算什么,这个皇后位置必得崔二小姐坐了。

第二日开始,应城的百姓说起帝后大婚,都是祝福的态度。

事情反转成这样,朝臣们都无话可说,更衬得他们之前的反对成了笑话。

崔兰愔还是提前知道皇帝有安排的,仍是被皇帝的操作惊呆了。

别个还罢了,那可是空寂大师啊,大郢有数的几位高僧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他一直避世修行,之前宣宁帝几回召见他都不应,这两年就没听说哪个能见到他。

所以,之前传出来她那一支签出来后,什么空寂大师过问了,当时的卫王使人找过空寂大师这些话,崔兰愔都没当真,以为是天福寺得了皇帝发话,不得以编出来的。

皇帝回来,崔兰愔揪着他问,“你是怎么说服空寂大师的?”

“何须说服,他欠着我人情。”

“啊?大师能欠你什么人情。”

“一次闲聊,我说起曾看过的一册古旧经书,不想却是失传已久,他苦寻多年都无果的,而那本经书我看完就随手丢了,已寻不回,见他可惜成那样,我就花了一天时候给他默了一册,到如今他都在随手能拿到处放着。

崔兰愔更吃惊了,“你和大师早有来往?”

“嗯,有十年了,那会儿我才开始闯荡江湖,他正四处云游,一回在荒山古寺里遇见,之后他常来找我。”

“是大师主动找你?”崔兰愔想了下,“是因着你过目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