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1 / 2)

林嘉道:“一直在金陵。娘亲带着我……便是宫娥杜氏,她抚育了我,是我的娘亲。因在家乡难讨生活,她带着我往金陵的凌尚书府投奔了她的堂妹,我称为姨母的。这位姨母在尚书府三房为妾。金陵凌家仁善,肯收留我们。没两年,娘亲去世了,姨母接手抚育我长大。只她也病逝了。待我及笄,凌府给我置办的嫁妆,嫁一商户家童生为妻。”

林太嫔问:“你夫君一同来了吗?”

“没有。”林嘉平静道,“夫君不争气,叫人勾了去赌,将我抵了赌债。幸而得人及时相助,与他义绝,脱身出来。没多久,京城便来人寻我。”

命怎地这样苦。

林太嫔又落泪。

这些事,林嘉等待的那半天功夫,皇帝已经听人禀报过一回了。

他点了点头:“受苦了。”

林嘉道:“并未。这些年,一路都有人爱护。娘亲姨母俱都是慈爱之人,凌府仁善高义,容孤女存身。只嫁得人不争气,也幸得人及时救助,未曾损伤。说起来,是极幸运的了。”

她说着这些的时候,自然想到的是凌昭。

眉间舒展开,并不见愁苦怨恨,反见释然豁达。

小小女子这一番经历,却不自怨自艾,自伤自怜。

心境不错。

皇帝点了点头。

皇帝的身体是肉眼可见的不太健康。

他宽慰了林嘉两句,道:“既回家了,以后不必担惊受怕。有什么需要的,与舅舅说。”

林嘉叩首谢恩:“谢陛下。”

祖孙两个退下,林太嫔一路都不肯放开林嘉的手,携着她到了自己的宫中。

屏退了宫娥,又一番喜极而泣。

林嘉劝慰许久,待老太嫔收了泪,终于问出了她的疑问。

“我的母亲既是公主,父亲是谁,我因何流落在外?”

老太嫔擦了眼泪,似乎难以启齿。

林嘉屏息等待。

许久,老太嫔长叹一声,道:“我不知道你的父亲是谁。”

☆、第146章(身世)

淑宁公主是林嫔的女儿, 貌美非常。少时也曾受先帝宠爱。

只后来先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却又拖了许多年,一直在宫里修丹炼药, 不问政事。

身体不好的皇帝对健康成年的皇子们感到厌恶,疑心重重, 一直不肯立太子。皇后趁机把持着朝政。宣平侯府煊赫一时, 无人敢掠其锋芒。

其时,宣平侯府子弟尚了一位公主,娶了一位郡主,已是荣耀。

偏皇后的一个侄子又看上了淑宁公主, 非卿不娶。

林嫔是秀女出身, 以美貌获宠幸, 凭生了公主位列九嫔, 毫无背景。

皇后觉得, 让淑宁公主出降宣平侯府是给淑宁的荣耀。别的公主想要还抢不到呢。

她是公主嫡母, 又代皇帝问政, 一道旨意便指了婚。

淑宁公主接到旨意的时候脸色苍白。

她拒不接旨,直奔了中宫,哀求皇后收回这道旨意。

“哦?这么说你有了意中人?”皇后道,“那没关系。忘了那个人就行。”

皇后没有抬眼看她,她忙着批阅奏折。

她的指甲不像后宫嫔妃那样长长的、尖尖的, 修得短而圆,方便她执笔。

“傻孩子,你以后会明白, 男欢女爱, 远不及权势富贵来得重要。”

但淑宁频频叩头恳求。

皇后终于停了朱砂笔,抬起眸子。

“这么看不上宣平侯府吗?”她冷冷地说, “你那意中人是谁?说来我听听。”

她的声音带了杀意,淑宁打了个寒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