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韵又补充道:“除了封乐城中的学堂,各乡镇的学堂也要进行规划,就算以当前的条件,我们不能做到一个村子一个学堂,至少能做到三到四个村子一个学堂,而且我和秋大人打算把所有公私塾等书院先生的薪金纳入衙门的财政体系,由衙门统一安排发放,如此一来,也能减轻各书院和学生的负担,更多的孩子也能有条件念书。”
各房主事典吏和书办,大多出身穷苦人家,听到苏韵这么一说,顿时感动不已,纷纷下跪感谢苏姑娘和秋大人的大义。
秋梦期道:“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是落第的学子,有的人是因为家中贫苦不能继续念书,也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却因先前官场环境所不容而郁郁不得志,如今在这里,我承诺,只要你们有本事能踏实干,就会得到重用,那些和你们一样的孩子,也能因为我们的这些改革,不用再吃你们吃过的那些苦。”
“你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剩下的,就交给我和苏姑娘。”
“是,谨遵大人和苏姑娘吩咐。”
秋梦期点了点头,示意苏韵继续往下讲。
“至于兵房,负责征集训练兵丁,往后剿匪、城防和城中治安就都交给你们处理。”
兵房主事王三上前领命。
“刑房负责受理案件、破案侦缉,管理刑狱等。”
“工房当下的任务也比较重,如今封乐正在发展的重要关口,想要商业和经济发展起来,城建、水利、交通等基础措施必须要跟上,不过咱们有自己的工程队伍,也方便差事,就算人手不够,招募人手就是,眼下有几条路要填平,还有我们的码头,和码头附近街道市场的开发也要列入规划中,相信要不了多久,海禁就要解除,这些事情我们也得做在前头,具体的项目晚些我和秋大人再找你们进行商议。”
如此,今年一开年事情就安排下去了,一切事宜按部就班进行,大家各司其职,整个县份从上到下,迅速投入了建设新生活的各项事业中。
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皇帝没收王家的那三万亩田产。
秋梦期早在收到圣旨之后,就按照圣旨上面的要求将这些田产挂出去了。
可封乐的老百姓,如今刚得了县令大人分发出去的一万多亩土地,免了丁税,地税只交一成,这谁愿意高价购买或者租赁这样的田地来种。
如今一见贴出来的告示,都纷纷嫌弃不已。
“亏还是皇帝自己的私人田产,虽说不用收税,可田租却收了八成,就剩下两成,咱还吃什么呀?”
“所谓君父,连一个小小的县令都不如。”
“可不是吗,秋大人给大家一人免费分了两亩地,只规定这地不能卖,就永远是咱们的了,咱又不用花钱买,可这皇帝,啧啧啧,买他的地要花三十两一亩,谁要去当这个冤大头哇。”
“咱这些就算眼下还没能分到地的人家,也都优先去镇上的工坊录用做伙计,县里有什么差事也能优先领得到,只要有手有脚,日子就没过不好的。”
“听说那些工坊都是秋大人的未婚妻苏姑娘给办的,他们那个工坊来我们村子收甘蔗,往年这些甘蔗也没人来买,都是留着自己啃,就算卖,一文钱五斤,一亩地都不到一两银子一年,不像现在,工坊收的甘蔗一文钱一斤,一亩地能到手五两银子,要是养护得好,还不止这个数。”
“哎呀,你们种甘蔗这么挣钱呀,要不我们明年也种甘蔗算了。”
“那不成,要工坊跟你签合同了再种,不然多种了,到时候没人收,你的甘蔗不就烂在地里了吗?”
“苏姑娘说了,眼下别处在闹饥荒,不能全都种甘蔗,还是得种粮食,要是全都种甘蔗了,白糖再贵也顶不住饿的呀。”
“苏姑娘说的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