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酒坊已经在小批量的生产,主要还是以甘蔗为主的朗姆酒,以其其他果酒,还有少量的米酒,眼下缺粮流民四起,粮食大多还是留着吃。

而来自于现代酿酒工艺的降维打击,酒坊的出产的酒一上市就遭到哄抢,卖价也相对较高,利润十分可观。

至于已经通过调制阶段的造纸坊,这两日已经开始启动生产。

苏二爷主要负责整个工坊的管理工作,而具体的技术则交给娄曲。

娄曲性子沉稳能吃苦耐劳,负责技术最合适不过。

随着第一批纸品晾晒完毕收入库中,苏二爷捧着这些洁白的纸张,激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大哥要是知道咱们能生产出这般洁白如雪的纸张,不知道要开心成什么样。”

爱书之人都是这副德性,一起前来验货的秋梦期笑道:“城里棚户区好多孩子无处可去,我正打算办几所学堂,想请苏伯父来城里教书,很快他老人家就能用上这样的纸张了。”

苏二爷一听高兴坏了,几个月前侄女把他接城里做蚊香,他把兄长一家留在村里种地心里就一直内疚不已,如今兄长一家也能一起上来,怎么能叫他不开心。

这三家作坊进入正常运转后,苏韵又开始忙着其他的新业务,打算再开一家食品加工坊。

先前从濛山上救下来的那些女人,除了安排进制香坊和造纸坊,还剩下几十人没有安排上工作,不仅如此,城中也依然还有很多劳动力没有能充分利用,百姓除了在地里刨食就是去给大户人家当帮佣,就没有别的挣钱门路,活路少劳动力富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资单价,这对百姓来说十分不友好,而食品加工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用来消耗这些劳动力最合适不过了。

可惜棉花种植还没引进国内,不然苏韵还想再开一家制衣坊。

食品加工坊原本是想和钟淑娘进行合作,但钟叔娘走的是酒店餐饮路线,食品加工又涉及更多细致的品类,目前苏韵还在寻觅合适的合伙人。

在没有找到合伙人之前,食品加工坊的前期工坊和设备建设也已经走在了前头,等筹备工作完成,人到位了,到时候直接进入生产。

造船厂那边,赵蕊的造船业务也是如火如荼地开产,大型的船舶制造带来的利润也更为可观。

苏韵每每得空,都要去船坞那里走上一番,看看有哪个地方可以用现代的物理学和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船舶的部分性能。

至于玻璃坊,则暂时排在后面。

苏韵忙着开作坊开工坊挣钱,秋梦期主要在前堂走访民生,处理政务。

她本就是个贪玩的人,但自从心里的大志向冒头,加上苏韵每天忙前忙后的,就无论如何也坐不住,虽然她也不确定自己能走到哪一步,但她也不愿给苏韵拖后腿。

衙门里碍眼的人就只剩下卢顺义,孔家一事过后,其他蛀虫都铲除了,四面光秃秃的只剩他一个,随便一把镰刀就能将他给轻松收割,卢顺义也知道自己处境不妙,这些日子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暗地里也在奔走运作,希望能调去另外一个地方任职,离秋梦期越远越好。

秋梦期也没太将他放在眼里。

在牙行的帮忙下,苏韵很快就在城南区置办了一套三进三出的院子。

秋梦期跟她去看了院子,问道:“两家人住一起,会不会窄了些?”

“够住了,这两天再买点家具,等我爹上来了,就跟二叔一家一起搬进去,一直住在娄家也不是个事。”

“先前说好的,就算买了院子,你还是得住衙门。”秋梦期赶紧申明观点。

苏韵有些为难地道:“要是把我爹接上来,他可不一定会答应我继续和你住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