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渊和周昭负责割,周大娘负责捆,然后王家大爷和王秋帮忙扛,王家婶子帮忙在家里做饭。
这农家割稻子是大事,不仅是王家,杜挽春的大姑,还有平日里和周家亲近的几个乡邻都来了。
杜挽春在菜地里也就打打下手,帮忙拿水什么的。
周大娘还生怕她累着,时不时让她坐下来歇息。
杜挽春拗不过她,便坐在田边啃萝卜。
许是因为天气好,他们的稻子割得跟快,只用了三天,所有的稻子都割完了,随后就是打稻子,然后是晒稻子,整个忙下来,就是十天后来了。
周家这次算是头一次收粮,一共收了四十多袋稻谷,整个粮仓都快被塞满了。
周大娘中午的时候特地用了自家的新稻谷打了一袋米,那米个头比平常买的都要饱满,吃起来也更香。
她特地让周昭给帮忙割稻子的乡邻送了煮好的新米饭,那香味飘得整个村子都是。
缠得那几乎和周家关系不好的乡邻直流口水,他们就没见过这么香的米。
很快周家的米很香这件事,传到了方老爷的耳中,也想尝一尝。
不过杜挽春比较机灵,她在方老爷开口之前,亲自将家中的米送了一些给方老爷。
方老爷亲自接待了她,将米拿在手中看了看,笑盈盈道:“多谢,杜娘子。”
杜挽春笑道:“方老爷,这米你若是还喜欢,过些天,我们再送过来。”
方老爷看着手中的米粒,缓缓道:“一般这稻子是秋天熟,你们这稻子还没到秋天就熟了,还长得这么好,是怎么种的?”
第111章 方老爷大方送铺子
杜挽春弯着眉眼道:“都是我家三弟种的,他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法子,可能是我们家那块地好。”
方老爷笑道:“杜娘子谦虚了,我听说你家三弟十分勤快,几乎天天是在地里忙活。”
杜挽春这倒是没否认,周昭平日里,的确是除了去地里,还是去地里。
这些天,他都晒黑了几度,做起农活来,不比村里的老汉差。
在他们看来民以食为天,农为根本,即便他们以前富贵滔天,那农活也是头等大事。
方老爷又继续道:“这样吧,若是你们家的米好吃,每次收稻子后,你都卖百来斤给我?”
杜挽春一听他是要买米,笑道:“当然可以。”
方老爷缓缓抬头看向她,“价格嘛,我也不开了,就把你们家那周家香铺的铺子送给你们。”
杜挽春有些意外,“方老爷,你的意思是?”
方老爷笑了起来,“日后啊,你们周家香铺就不用跟我们方家分成,你呀,只要每年送点香米给我吃吃就行。”
杜挽春很是诧异,这百来斤的米钱怎么可能抵得上一间铺子的钱,更何况,还有这每月分成的钱。
方老爷没有多说什么,其实是前几天莫将军找到了他。
莫将军只说这周家是他远房亲戚,感情十分深厚,这方老爷为了巴结莫家,自然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再贪他们周家香铺这一口。
所以才假借了买米这个由头,将铺子直接给他们,也算是两家人结交,落了人情。
不过,方老爷确实特喜欢她家的米,活了大半辈子了,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好的米。
所以这事,对他们方家和周家来说是双赢。
杜挽春欣喜不已,连忙应道:“多谢,方老爷。”
方老爷随后从怀里拿出了之前的字据,还有铺子的房契地契,就连那伙计的卖身契都给了她。
这下周家香铺在成安县,当真是一家独大了。
杜挽春毕恭毕敬地接过了方老爷递来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