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后缓缓传来了平稳的呼吸声,杜挽春也渐渐闭上了眼睛。
昨夜实在是太累了,他们一直睡到临近午时才醒来。
就在周瑞渊伸手准备拿衣裳的时候,一直揣在兜里的木梳和胭脂跟着一同滚落下来,正巧落到了床边。
杜挽春见罢,诧异道:“这个是?”
周瑞渊弯腰捡起地上的梳子和胭脂放在她手中,说道:“送给你的。”
杜挽春看着那雕花的沉香木梳还有那精致的胭脂,心里暖暖的,连忙从床上下来,拿着梳子和胭脂,在新的铜镜前开始梳妆打扮,“多谢,相公。”
周瑞渊穿好衣裳下床来到她身后,从她手中拿过梳子,柔声道:“我帮你梳头。”
“你会梳头?”杜挽春看着镜子里的她诧异道。
周瑞渊轻轻抚着她如墨的长发,拿着梳子轻轻往下梳,“不会,但是,我可以学。”
他的刚落,杜挽春便发觉自己的头皮传来一阵刺痛,没忍住哎哟了一声。
周瑞渊连忙松了手,“头发弄疼了?”
杜挽春按着头皮,摇头道:“无事,还是我自己来吧。”
周瑞渊却执意不肯,放缓力度继续梳着,最后还当真给杜挽春盘了一个发髻。
杜挽春看着自己头上歪歪扭扭的发髻哭笑不得。
周瑞渊拿着梳子,看着自己的杰作,沉着脸有些不悦,对于无论做什么都手到擒来的他,还真是有些不适。
杜挽春回头安慰他,笑道:“没关系,学也要有个过程,以后的日子还长,不差这一天两天。”
周瑞渊将梳子放下,拿出一枚木簪给杜挽春轻轻别上,用着十分坚定的语气,在她耳边道:“嗯,从现在开始,我要给你梳一辈子的头。”
杜挽春心微微一颤,笑着点了点头。
一辈子有多长呢?谁也不知道。
不过她很庆幸,他们的一辈子才刚刚开始。
午时。
周大娘见着杜挽春从房里出来,脸上满是笑,不过又怕吓着杜挽春,立马将笑容收了收,朝他们唤道:“挽春,瑞渊,快来吃饭了!”
她说罢,把手中新烧的红烧鲫鱼放在了桌上,“今个昭儿又去池塘里捞了几条鱼上来,够我们吃上好几天了。”
杜挽春洗漱之后,从灶房拿了碗筷来到桌旁,见着那红油油的鲫鱼,口水都差点出来。
周大娘近来厨艺越来越好了,她忍不住夸道:“娘,今天的鱼好香呀!”
周大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这呀,多亏了山下那曹家媳妇,是她教我做的。”
杜挽春将碗筷一一摆放好后,笑问道:“曹家媳妇?娘,这位姑娘是谁呀,之前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
第70章 孟家的惨叫声
长留村山脚下住着一户姓曹的人家,传说祖上是县令,现在家道中落成了庄稼人。
家里家里总共也就两个儿子,大儿媳妇便是周大娘口中的曹家媳妇。
周大娘擦了擦手,一边盛饭一边道:“好像跟你一样也姓杜,嫁到我们村也有十多年了,只不过一直没有生育,前些时日她弟弟抱了一个女娃娃给她养了,长得可好了。”
杜挽春听得有些不对劲,连忙道:“她是不是叫杜大梅?”
周大娘点了点头,“没错,就是叫这个名字。”
这时,周大娘突然也发现了不对劲,“挽春,她会不会就是你大姑吧?我记得你爹把你继母的孩子送给了你大姑养来着,是不是就是她?”
杜挽春点了点头,朝门外看了一眼,“我大姑出嫁早,嫁到了哪家我也不知道,刚才听娘你这么一说,估计就是这个曹家。”
曹家一家住在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