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1 / 2)

他如今是家里唯一的男丁了,理论上来讲,他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

张安叹道:“是,我一辈子没见过那么多的书。”

林嘉便一件件将事情与张安说了。

张安一桩桩一件件听来,竟隐隐找到些从前父亲还在时候的感觉。什么事都有人管有人做,不需操心的那种感觉。

凌明辉根本没去替凌延想什么办法,人家都嫁了,还想什么想。

张氏也道:“多喝点,你媳妇叫从下午就开始给你熬了。”

想想以前也是傻,居然想让凌延娶茹表姐,给秦家女提鞋都够不着,要搁着是他他也不乐意。平白地闹生分了,差点丢了这个钱袋子。

其实张安不提凌昭的真实原因,是从一开始入学就想到自己可能水平不如旁人,若说是探花郎荐过来的,反而可能引人耻笑了,遂干脆隐去了凌昭,只宣称和尚书府沾亲带故。

“霉坏的库存都折价处理了。”

他还想糊弄凌延:“在想了,我正想着怎么先接近他。”

☆、第 121 章(媳妇)

第121章

初十小夫妻起得晚了, 张氏也不介意,还笑呵呵跟刘婆子说:“别叫他们,让他们睡。”

刘婆子也笑。

如今小夫妻相偕, 小郎上进,少奶奶勤奋, 老奶奶悠闲, 一家子和睦。铺子里的生意眼看着要靠少奶奶和凌家扭转过来了,给人一种这个家盘旋着向上的激奋感。

总之是少奶奶嫁进来,家里突然有了主心骨似的。

要再有个大胖娃娃,这个家就圆满了。

哦, 最好还要小郎中个秀才, 就真的圆满了。

谁不乐见呢。

只有小宁儿在院子里来回走动, 时不时地往厢房看一眼, 心神不宁。

张氏问了一句:“你干嘛呢, 转得我眼晕。”

小宁儿老神在在地说:“昨天的汤剩了一碗, 我热好了, 等着给姑爷喝呢。”

连媳妇的陪嫁丫头都这么有眼力劲!

张氏简直不能更满意了,慈蔼地说:“别着急,等他们起了再喝。”

又道:“也给媳妇半碗,一起补补。”

到下午该回学里去了,张安十分恋恋不舍, 还道:“要不然我骑马去吧,过两天,捡着课业不重的日子, 我悄悄回来看看, 早上再回去。”

张氏其实觉得可以,因她也想儿子。家里没个男人, 她总觉得不踏实。

林嘉坚定地否决了:“单程就要一个时辰,还要赶着城门关之前进城,又要赶着城门一开就出城,若晚了就要迟到。睡不好路上疲惫摔下马来怎么办?若迟到了先生怎样看你?人又累又困上课可还能专心听讲?”

“家里的事都不要你操心了,就为让你一门心思专心读书。”

“家里最大的花费就是你读书的花销,你若不专心,可对得起花出去的这钱?”

“爹辛苦经营的一间铺子供着你读书,你可对得起我那去世的公爹?”

这话说得,有股老头子当年还在时的味儿了。

张氏都忍不住一缩脖子。

张安也条件反射般地缩了缩脖子,然后才反应过来不对,这是我媳妇,不是我爹啊。

偏媳妇说的都是爹当年说过的话,斜眼瞟过去,娘也缩脖子了,显然不会为他说话。张安只能悻悻道:“知道了,知道了,在用功了。”

被亲娘和媳妇送到巷子口,坐上了叫来的车,怏怏然地上学去了。

林嘉如今深深明白,在这个家里,她是不能采用和从前在凌府一样的态度的。

在凌府里,她的身份决定了她必须柔软行事,遇到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