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自家,父亲裴以清方而立之年,三年前中三甲同进士,在四川华阳县任知县,听闻考评得了上佳,这次正要回京述职。母亲姓庾名妲,生的貌美动人,据说父亲原本不满这桩亲事,因为裴家一直说亲的对象是大姑娘,然而祖父当时正受了陛下廷仗,庾家就不愿意提起亲事,还把庾家大姨母嫁了人,后来祖父官复原职,庾家还想结亲,拼老命把庶女送了来,还陪了五千两的嫁妆过来。
夏妈妈便是母亲的陪房,舍娘曾经问起过爹娘的事情,夏妈妈曾说娘进门后,爹恨庾家小人行径,新婚当晚都不肯来她房里,娘差点自杀,后来不知怎么两人好了,娘还率先生了裴家长孙,又生了她们姐俩。
想起前世,母亲死了之后,父亲就没有续弦了,也是感叹。
家里的饭自然比不上宫里的小厨房,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还有油炸骨头,这也算是她的最爱了。
夏妈妈和几个丫头见五姑娘以前吃饭爱跷二郎腿,还喜欢吃饭时爱说话,如今却一个人默默的把饭吃完,礼仪趋于完美,这和以前竟然完全不一样了。
兰若端了茶来漱口,舍娘看了看眼前稚嫩的兰若,又想起坤宁宫那个威风凛凛的掌事姑姑,忍不住笑了。
“姑娘,您笑什么?可是因为今日没有功课了么?”夏妈妈笑道。
舍娘这才想到,八岁的她还得完成功课呀!她站了起来,又为难道:“可是我忘记要做什么功课了?”
秋菊连忙道:“姑娘,奴婢帮您去二姑娘那里问问,二姑娘现下担任课长呢。”
“也好。”是啊,她久居深宫,母亲早亡,家人更是少见,数年前的事情更是忘却了许多,如今她们提起来自己才有印象。
秋菊很快就回来了,舍娘看了看功课,原来是写大字两幅,小字四幅,还要背两篇文章,做术算,她自己研磨,在书桌前把功课很快就完成了。
众人都有些惊诧,平日姑娘背书写字快,但是术算总想半天,有时候还做到半夜,太太还过来教她,现在竟然自己都能完成。
功课写完后,外面说太太回来了,舍娘忙出去,见庾氏带着两个丫头匆匆回来,又上前去,庾氏见了小女儿,忙牵着她的手进正房:“怎么啦?小乖乖。”
“娘,祖母怎么了?”舍娘问道。
庾氏“哎哟”一声:“你平日最烦家里的事情,今日倒是主动问起来,你祖母在庵堂晕倒了,索性大夫来看了没什么大事。”
舍娘微微
点头:“这就好,那您怎么行色匆匆的?”
庾氏坐下笑而不语,翠兰在旁道:“五姑娘,你爹爹马上就要回来了,方才已经遣小厮回来报喜了。”
“原来是爹马上要回来了。”她只知道爹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庾氏摸了摸女儿的头,才道:“你爹正好能赶回来和咱们一起过中秋。”
中秋?是啊,今年是阖家最后一个中秋了,年底祖父去世,明年娘去世。她们也就从京城回到老家,一直等晋王当摄政王,她才从老家回到京城。
到了次日,舍娘已经慢慢习惯了小孩子的身份,一早起来,就先和丽娘一起在庾氏这里用了饭,再一起去静远斋读书。
静远斋在整个宅子的最中间,从六房走过去,约莫一刻钟。
丽娘身后跟着一位寡瘦的妈妈,也是她的乳母陈妈妈,当初丽娘出生时,庾氏的陪房没有合适的,便在府里选的,这位陈妈妈的娘是裴老夫人的陪房,爹是裴家二管事,可谓是人脉极广。
这丽娘如今能够非常吃的开,在裴老夫人那里很有面子,也是她在背后使劲。甚至前世,丽娘能够迅速定亲,也是多亏了她在大伯母和裴老夫人面前出力。
别小看这些下人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