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转转,没想到还能遇见他,玉子转述他的话,满头白发,老态龙钟?她不介意,甚至还有些欢喜,他年轻时她还是个小女孩,可现在,她长大了,美貌标致,她仍然爱他。
可是,这一见面,她就觉得好像回到过去了,他的样貌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俊朗如昔。
他骗人。她心里想着,心里不知是苦涩,还是甜蜜。
裴瑾和她去了玉子的会所,玉子一早等在那里,像是早知有今日。
小乔去补妆的间隙,她低声和裴瑾道歉:“我没有透露你的身份,但……”
“我明白,最近有很多人在查我,并不奇怪。”裴瑾没有怪罪她的意思。
玉子笑了笑,说:“面对面讲清楚是好事。”
“十八年前已经讲得足够清楚,我不知道这次还能怎么办。”裴瑾苦笑,“不如,你教教我?”
玉子出主意:“乔先生不管世事很久了,但她一向听大乔的话。”
“找了大乔,等于把他们三个全都找回来。”裴瑾一想起来就头痛,“要命了,非得找我算账不可。”
遇见玉子,就好像是多米诺骨牌,先是小乔,再是大乔,然后那三个老朋友接踵而来。
真要命。
“我听说了,你当年留书出走,活该!”玉子一点也不同情他。
裴瑾当年过分到什么地步?四个人情同兄弟,今天去这家吃饭,明天去那边喝酒,杜宝玉的每任女友都见过他们,苏浮白的每瓶好酒都和他们分享,萧五几百年下一次厨房,就是为着这群狐朋狗友。
可裴瑾呢?
裴瑾留下一封信后消失,十八年不曾与旧友联系。
噢,对了,那封信才七个字,上书:
刘郎已往蓬山去。
呵呵。
作者有话要说: 注解:
刘郎已往蓬山去:化用李商隐“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和前文谢娘所说的“君自蓬山归”对应,依旧是刘阮两人上天台遇仙女的典故,这个梗会一直用。
--
说几件事吧。
*
1、评论是晋江赋予读者的权利,我既然签了**的合同,也就遵守它的规则,读者可以在评论区发表各自的评论,打负分的,挑刺的,提意见的,支持的,无条件支持我的,都可以,我没有权利说这个行那个不行的。
*
2、因为读者的想法不同,必然会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允许合理争论,禁止人身攻击,绝大多数情况下我觉得谁也不能说服谁,有人喜欢提意见,有人就觉得不爱看就点×别废话,大家想法不同,我的建议是,谁也别想去说服谁了,争执起来毫无意义。
在此,还是要感谢所有提意见的读者,和维护我的读者,谢谢。
*
3、意见你们尽管提,想法你们尽管说,改不改是我的事,我觉得对的,合理的,我可能会改,我觉得没问题的,我就不改了。
但是,考虑到一直有人说太长的作说影响阅读体验,以及评论区我解释了反而越来越乱,以后不是特别情况,不再针对我的写作做太多解释,怎么理解都行吧。
*
4、【重点】留评留一次就行了,总是盖争执的高楼吓跑了很多读者,有读者反应非常影响阅读以至于弃文,留一个评我看得到的,先谢谢大家了。
5、从今天起,真的把写作说的时间拿去写正文了,看不到我不等于我不在。我很珍惜每一个读者,每一条评论我都会看,失去任何一个读者我都很痛心,可是,缘合则聚,不合则散,强求不来。
*
下一章可能就是亲亲了,挥挥~
第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