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信息流中慢慢结出一个“茧”,然后一点点吸收掉那些认知和信息,破茧而出。

配合着屏幕上儿童简笔画风格的示意图,年轻人完成了简单的科普,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专业板书:“不负责拓荒的时候,我就在幼儿园教结茧。”

零号有点哑然,他配合着认真看了看那些简笔画:“和我们也差不多。”

年轻人好奇地转过来:“你们不是大人带小朋友吗?”

“性质差不多,其实很有隐喻意义。”

零号指了指那个画面:“父母、老师、环境、社会所有人对这个孩子的认知,加上这个孩子从外界接收到的一切信息,共同组成了一个茧房。”

他很久没聊过自己的专业内容,谈起这些时也不自觉有了兴致,单手撑着盘膝坐起来。

“机能学派,还有环境决定论,都一度有过更偏激的理念。他们一个认为意识是适应环境的机能,一个认为人干脆就是由环境塑造的。”

“在我们那个世界里,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同样是先用这些结成一个茧,再破茧而出的过程。”

零号看着那块屏幕:“茧意味着安全,也意味着限制。打破这颗茧是痛苦和危险的,但也是冲向自由的唯一途径”

他太久没好好跟人聊过天了,察觉到自己说得似乎有些太多时已经来不及,慢慢停下了话头。

那个卷头发的年轻人趴在椅背上,听得既认真又专心,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看。

零号这样被他盯着,耳廓不自觉红了红:“我是不是话太多了?”

“不是。”年轻人飞快摇头,“我喜欢听你讲课,你是老师吗?”

零号怔了下,轻轻摇头。

年轻人有点遗憾,却还是试着邀请:“你愿意来我们这里教小朋友结茧吗?我可以给你当助教。”

零号看了看自己半透明的掌心,沉默顷刻,还是低声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