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3)

:“方才说话的是二房你三妹妹玉清,这边是你四妹妹玉柔,和你五弟沈襄。”

二房官高却无子,三房好不容易有个男丁却是庶出。因此沈玉清瞧不上沈玉柔,沈玉柔也看不惯她那副作风,姐妹二人势同水火。

沈玉檀目光在二、三房之间流转片刻,笑着道:“檀儿记清了。”

老夫人又细细问了她在荆州的事,等天色渐晚,说得差不多了,招了招手,立马有人搬进来桌椅、菜品。

沈家用饭一贯安静,今日因着沈玉檀的到来,免了那些繁冗复杂的规矩,众人也敞开了话匣子,说个不停。

沈玉清怏怏不乐,饭也没吃几口。倒是向来话少的沈玉柔拉着沈玉檀讲盛京的风土人情,说得头头是道。

上一世沈玉柔可没有这么热情,沈玉檀捻着袖口想,当初她怎么没发觉,沈玉柔或许是个不错的盟友。

沈玉柔念叨着,不知道怎么就跑到嫁娶之事上去了。老夫人也在旁边搭话:“玉珍前年及笄,府里也许多年不添喜事了,我原本想等她成婚时好生操办。不料这孩子一心想着入宫,竟是白做了一场打算。”

沈玉檀正喝着汤,闻言,放下汤匙劝慰道:“虽说大姐入了宫,眼前这不还有一桩好事吗?”

老夫人疑惑看她,沈玉檀佯装不知赵家落败之事,道:“听说三妹妹与赵家公子定了亲,难道不是好事将近吗?”

此话一出,屋里顿时鸦雀无声。

沈玉清手中筷子滑落,“啪”的落在地上,声音格外清晰。

老夫人欲言又止,沈宗诚和郑氏二人也面色不善,郑氏忙解释道:“二房确实与赵家有婚约在先,只不过时日久远,赵家近年也没有再提过此事。”

沈玉檀心中冷笑,郑氏口口声声说赵家不提此事,实则心里比谁都清楚,赵家若来提亲,二房绝对无法揭过不提。

沈玉檀上辈子早把雪上加霜学了个十成十,当即道:“二婶婶放心,赵家既然是皇亲国戚,那早就定下的事,便不会轻易反悔的。”

郑氏本就心情烦躁,又听她说了这么一段话,忍不住反驳:“笑话!赵家怎么打算的能让你知道?”

事到如今,郑氏也埋怨自己,当初定下婚约时,赵家如日中天,郑氏喜不自胜,每逢出席宴会必要拿出这事来炫耀一番。到了最后,这事传得京城的夫人小姐都知道了,等到赵家落败,没少有人翻出旧账揶揄郑氏。

郑氏这话既是说给沈玉檀听的,也是自我安慰,故而语气急躁刻薄了些,在安静的环境下显得格外突兀。

沈玉檀端茶的手抖了抖,像被吓着似的,小心翼翼开口:“我说错话了?”

旁边沈玉柔偷着笑了笑,瞥了眼沈玉清,转头对沈玉檀道:“二姐姐没说错,赵家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呢,三姐可真是好福气。”

桌上没人言语,偌大的屋里就剩下沈玉柔的笑声。老夫人清了清嗓子,缓解气氛:“行了,小孩子知道什么,你何必同她们置气。”

郑氏低头瘪嘴:“老夫人说得是。”

老夫人都发了话,这事就没人再提了,饭桌上顷刻又热闹起来。

沈玉檀也不急这一时,悠悠朝沈玉清望过去。见她正低着头,两根手指死死攥着杯子,指肚都泛白了。沈玉檀仅扫了一眼,便敛眸接着跟沈玉柔聊天。

众人用完饭又听了会儿戏便散了,老夫人留下沈玉檀说了会儿话,也放她回去了。沈玉檀的院子离老夫人不远,来之前早就有人打点好了屋子,直接就能住进来。

打发走了下人,沈玉檀坐在镜前卸钗环,兰芝在旁边铺着被褥问道:“姑娘今日在清心堂为何要说那些话?”

沈玉檀取下簪子:“你也看出来了?”

“奴婢虽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