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1 / 2)

只是这个举动她做的艰难, 栖枝并不想认齐家, 况且她知晓了栖枝为何亏流落在街头后对齐家更是没什么好感。

先前沈郗尚在边境时, 齐予安会时不时来信说一说边境的事, 其间夹杂着许多齐府内的事,比如齐远山如今的身体状况是说的最多的,徐清知晓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想她能转告给栖枝, 博得栖枝一两分心软。那时她也关注着沈郗的动静,是而会拣着一两封回信。后来知晓了齐远山那些破事后,她是一封也不回了,久了齐予安大抵也意识到什么,渐渐地也没再来信说过边境的事。

她轻叹一口气。

昨日她也去信一封给栖枝,信中倒也没提齐家一个字,只道若一切顺利,说不定今岁除夕就能回江南一道过。

又坐了会儿,春涧居里客人渐渐多了起来,她才站起身,同掌柜的打了个招呼离开。

马车又绕过两个巷子,停在大理寺外。

这个时辰,官员们都已上值,徐清提着裙摆走进去,正撞上一个匆匆往外走的人。

徐清不喜欢繁琐的衣裙和头饰,来人抬眸匆忙一眼并未认出她,不过通身贵气也叫他知晓眼前人定是个贵人,他连忙拱手行礼告罪。

徐清视线落在他身上,倒没怪罪他,只问道:“云大人在何处?”

听她一上来便问云思起,来人有些狐疑。

没听说云大人成亲了啊……

况且里头还有位……

“嗯?”徐清见人一声不吭,好似神游天外,眉心微蹙,“云大人不在这?”

“这……”来人回神,面上似有犹豫。

徐清看出他的犹疑,直接道:“这样吧,你去通禀一声,就说静王妃寻他。”

一听静王妃,眼前这人面色骤变,“原是王妃,是下官眼拙了,下官这就引王妃进去。”

大理寺最近也忙的很,云思起更不必说,今晨一众心腹,只有他未去城外送沈祁。

沈祁也知晓,一早便嘱咐过他尽管忙着的事,不必抽空相送。

如今大理寺里头,可见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就连给她引路这人步子也飞快,像是急着去做什么。徐清一边跟着快步走,一边打量着四周,最后视线重新定在眼前这人的身上。

她上下打量了一番,忽的出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正好走到屋外,一抬眼便能见到里头的云思起,前头的人脚步顿住,闻声回头,片刻不敢再犹豫,弓腰拱手,“回王妃,下官江郢。”

江郢。

徐清眸光微动。

她看过他的文章,还特意折了角做上记号,这是个可用的人才。

想起她后来再着人去查的,江郢此时在大理寺任录事,是个小官。

她再次打量了江郢一番,直

CR

看得他开始冒冷汗,才挥手放人去忙。

没人通禀,徐清也未出声,云思起整个人埋头在桌案前,丝毫没意识到徐清的到来。

待江郢的背影消失,徐清仍站在屋外思索。

她翻阅到的是江郢准备科考时写过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写的是针对水利于民之利弊,她见其不仅能引经据典,引前人之经验,据如今是社况,针砭时弊,是灵气与才气兼具的一篇好文章。

只是方才站在眼前的人,畏缩又沧桑,并无他笔下文章中透出的意气风发和鸿鹄壮志之气,浮躁仓促的步调和行事举动也无文章中似能穿透字间的治世之才。

她抿唇,眉心紧缩,正想惋惜地摇头,忽闻里屋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云大人,你要的书都在这了!”

徐清应声回身,一双黑眸在看清里屋突然出现的另一道身影后倏然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