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脚步声混杂,人应当不少,书童还在喊着“可里头的贵人是静王殿下!担不起啊!”声音却是愈发微弱。
“殿下可听过智伯之亡的故事?”身后传来曹谏的声音。
沈祁回身,眉眼具沉。
他自然听过,幼时宋太傅讲学常引经据典,智伯之亡是他最早听到的一个典故。
“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曹谏一顿,面色越发苍白,隐隐灰败,声音却忽而高扬,像是愤世嫉俗的呐喊,“殿下,为国为家者应审于才德之分,世家子得鸿儒教诲,才自不必说,德呢?”
说着,又往前向沈祁走近两步,眼中似有水光浮现,“为君者,才德兼备,审慎贤才,才不至复蹈前人之祸!”
话音落地,却仿若砸在沈祁心头。
怔愣间,窗自外被踹开,徐清单手撑着窗台翻身而入,鬓边青丝散落,面色凝重。
她将沈祁拉至身后,有些警惕地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中年人。
屋外喧嚣越发大,徐清扯着沈祁欲走,又见曹谏走近几步,立刻抬手,银光闪过,沈祁这才看清她手中握着短匕。
“殿下,”曹谏没再往前走,眸中一片死寂,像是陷在某种情绪中出不来,只颤颤巍巍的说了一句,“人才,是国之本啊。”
徐清不明所以,但屋外可见隐隐火光,她不再多留,手上狠拽了下沈祁。
“走。”
沈祁踉跄两步,被曹谏先后几段话砸得脑中混沌,听见徐清的话本能地跟着她往窗边走。
手抚上窗台时,他回首看了眼站在原地垂泪的先生,突然惊觉方才交谈许久,他竟一直没发现曹谏用一根枯木簪束起的发中夹杂着许多白丝。
他立刻回身,拽着曹谏的半边胳膊,快速走到窗边,也不管他跟不跟的上。
徐清在窗边等着他,见他带着人出来,伸手帮着扶了一把。
喧哗声渐近,大抵是想到还有个窗子是出口,特意绕来堵住。
待人站定后,徐清抬手,一个手刀将人劈晕推给沈祁。
“扛着走。”
第55章 五十五 线索 “先前你可没说是拿我的……
门刚阖上, 徐清就感觉到背后一股凉意。
回身时,眼前一道银光闪过,她迅速抬手,胳膊正抵住对方的, 却还是被对方的力带着往后退, 背撞上门框一声重响。短匕被止在喉口前一指宽不到的距离, 而她手中的短匕恰贴在对方的喉结下方。
两道力量相互博弈,谁也不让谁。
徐清冷声,“殿下这是何意?”
“那些书生是你弄来的?”沈祁的声音比她更冷,“这就是你说的其他的交给你?”
自他听到门外那些书生说什么‘听人说了京城来的大人会严刑逼供, 要带走曹谏’后, 他就察觉不对。
直到徐清在人来不久便破窗而入, 他就确定了, 这又是一个局。不为试探陈煊真, 而为试探这些书生。
徐清冷眼觑着沈祁, 提醒他:“先前我便同殿下说过,此计需要殿下配合。”
沈祁冷笑出声,“先前你可没说是拿我的命作饵啊。”
徐清默然。
此事确实是她理亏。她本打算让沈祁只身前往, 再派人去学堂里传播京城来查案的这些大人会严刑逼供,逼问线索, 如今有贵人秘密前来, 正是要带走他们的先生曹谏。
徐清与沈祁想的一样, 曹谏十几年前定居舒州, 定是知道些他们所不知道的,所这些学生听到她派人传播的消息定然坐不住。
但学生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