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让粮食铺子的老板给她留了些瓜子花生干桂圆,又称了挑了几样果干和蜜饯,也算是凑合将年货备齐了。
他们母子初来乍到,她又忙活了大半个月,这个新年实在是迎的匆忙,到了年三十儿夜里她才想起,他们母子甚至没有置办新衣。
初一到初五母子两人没再出过门,整日睡到自然醒,初二又下了一场雪,院子里和门前的积雪,足足让他们母子玩儿了三日,堆出了一大一小两个雪人儿立在院子里。
辛府年前就差人给她送过口信儿,初六办宴席,让她务必到。
江云娘准备了几个荷包,剪了几个银角子,给辛府几个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
初六那日一早余氏专门派了车来接母子俩,江云娘年前并未置办新衣,身上的袄裙半新不旧,夹袄颜色虽然鲜亮,袖口却已经起了毛球。
头上只有一根素银簪,素面朝天连口脂都未涂抹,坐在那桌与她衣着相差不离的那一桌,只想十分低调的吃了场席面。
从进了门,平乐就一直拉着康平不肯松手,走哪里都一直带着康平。
余氏要待客,实在顾及不到像个小子,只嘱咐嬷嬷多带了两个小丫头,跟着他们一道,让云娘安心吃席面。
云娘哪里放心,被按在位置上,目光也一直追着两个小子转。
吃的有些心不在焉,遇到搭话的,她也只是含糊搭上一两句。
辛家没剩下什么亲戚,据说是连年征战的那几年打没了。
辛家最早时期也辉煌过,跟着太祖打江山,曾经也有过爵位,只可惜家中子孙有犯了忌讳的,辛家几百口人一起被贬到了漠北来。
几十年的功夫,辛家老小,就只剩下一屋子的老弱妇孺,如今只剩下辛周虎这么一支,如今也只有六个闺女,一个儿子。
一心三用的云娘忍不住感到唏嘘,也难怪辛家无论妻妾都将平乐当做眼珠子宝贝着。
天寒地冻的,辛家地方有限,官宦人家的女眷在屋里摆了两桌,她们这里就算是院里搭了天棚,席面上也不暖和,最后一道汤水上桌之后,就陆续有人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