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离得了传令,从门口走入正厅,对太后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头道:“微臣,见过太后。”

“起来吧。”姜回雁看了他一眼,面上神色柔和了下来,道:“你如今刚升任,又是我姜家小辈,哀家叫你来,便是想好好提点你几句。锦衣卫乃天子近臣,你身为锦衣卫指挥使,更是要抹清了眼睛,识得自己的主子是谁。”

姜回雁此番话里有话,躬身站在一旁的谈明闻言看了看姜离,眼神肆无忌惮地在姜离脸上打量着。

谁是主子?他现在给谁跪着,谁便是主子。

“多谢太后提点,微臣记下了。”姜离俯身磕头,要多恭顺有多恭顺。

姜回雁满意地点了点头,冲一旁的谈明闲聊道:“你今日同哀家说,朝中那些个大臣说什么来着?”

谈明一笑,道:“有几个大臣认为指挥使年纪太轻了,但奴才刚刚一瞧,指挥使这气态,倒是好得很么。”

“大虞朝堂本就以贤能者任之,若那些个人再说些什么,便让他们亲自瞧瞧姜离。”姜回雁道。

“是。”谈明应了一声,随即转头冲姜离笑嘻嘻道:“指挥使呀,太后可是顶住压力指定的你,你可莫要弗了太后的面子。”

姜离对着姜回雁又是一拜,谢恩道:“太后垂怜赏识,微臣定时刻谨记在心!”

“说起来,你妹妹淑娴一直养在慈宁宫里,都到了快嫁人的年纪,却从未露过面。”姜回雁叹息道:“哀家寻思着,过段时间是皇上生辰,又是普天同庆的万寿节,淑娴刚当了公主,也应当好生露露脸儿。但前些日子付博那厮的事……哀家有些不放心。”

姜离道:“太后若信得过微臣,万寿节那日,微臣可时刻守在公主左右,保公主安全。”

姜回雁笑了笑,满意道:“如此甚好,有你护着淑贤,哀家也放心。”

说到这,姜回雁转头问谈明道:“对了,付博的后事处理的如何了?”

谈明道:“念在付博为官多年,大理寺给他留了全尸,已经安排人送回老家去了。”

“淑娴当公主一事,本是哀家同皇上一同商定的,没想到竟牵扯出这么大的骚乱,哀家看这些人是过得太舒服了,还有嚼舌根的闲心。”姜回雁沉声道。

姜离栽赃付博的方式,说来也很简单。

付博喜书法,大理寺从付博家中查处了不少字画,其中,便有姜离偷偷放进去的一本韩愈的诗,其诗言:

“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武则天当政时,独宠其女太平公主。韩愈便写下此诗讽刺太平公主气焰之盛,骄横放纵。而如今被太后宠坏了的姜淑娴,骄纵程度与昔年的太平别无二致。

姜离以此来栽赃付博,要的本是敲打一下他,避免付博完全倒向姜回雁。却不想,大理寺在调查付博与他人来往的信件时,查到了评价姜淑贤的“太后娇惯,海内不容”几个字,字字都是付博的笔迹,直接坐实了付博的罪名。

作为姜回雁从小就养在身边培养的孙女,姜淑娴实际上已成为姜家继续掌控皇权的继承人。为了让姜淑娴顺利当上公主走到大虞的权力中心,姜回雁现在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这也是为什么付博被捕后当即就被斩杀的原因。

所以很明显,有人借姜离之手杀了付博,但姜离不知道是谁,敌明我暗,他一步也不敢踏错。

姜离脑子有些混乱,现在想想,其实昨天应该将这件事告诉边子濯的,但昨日夜里两人针锋相对的状态太过激烈,他完全没有机会说。

“太后息怒,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那付博。”谈明笑着,唤人来给姜回雁上了杯养心茶,又道:“前些日子巴巴地跑来慈宁宫说好话,转头就开始在暗地里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