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依然有人居住,大都是继承了自家的老房子,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了很久的。
据说十几年前的时候,这个区的政府感觉这里太过於陈旧,想要改换面貌,全部建成现代化的商业街,带动经济发展,要拆除这些破旧的老房子。可是在这些老房子都是祖辈传下来的,哪怕不够现代化,有些落後,他们也不想放弃这里。这里并不只是生活的地方了,更是承受了几百年风风雨雨,承载了无数回忆与美好的
地方。最後经过了村民不懈的抗争,这里免於被拆除的命运,这里也被列入了文化遗产之列。
韩予一边走著,一边听著卫诃讲解这里的历史,心里其实很能理解这里的村民为什麽宁愿住在这样古旧的巷子里,也不愿搬到现代化的公寓中。
他本身就不喜欢快节奏的环境,陌生的人和环境会让他难以克制的心情紧张,比起钢筋铁骨的水泥大牢,还不如生活在这样陈旧,却充满温情的小巷子里。
从巷口往里走,小巷子越来越窄,仅仅可以容纳自行车的穿过,汽车想开进来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样倒是清静了许多,少了些喧嚣。
小巷的路面使用石头铺成的,大块的,小块的,拼拼接接,严丝合缝。有缺角的地方就用洁白圆润的卵石填补进去,踩上的时候有些硌脚,但是却很舒服。小路的寿命大概跟这些古朴的房子一样久,石板的表面经历风吹雨打,变得光滑。
两边的屋子是青砖瓦房,房檐四角翘起微微的弧度,如果是大户人家的话门前会雕只狮子,大门窗棂都制作的十分精细,只是经过了岁月的风霜,颜色暗沈了些。
巷子里面很安静,走在这里仿佛脱离了尘世的喧嚣,连浮动的心都安宁起来。偶尔会有坐在外面乘凉的村民,他们显然很习惯自己住的地方有陌生的旅客来参观,只是对著韩予和卫很善意的笑笑,问他们要不要进屋喝口茶。
韩予谢绝了村民善意的邀请,跟卫诃在小巷子里慢慢走著,拿著相机不时拍摄著四周的景色,这里像是一幅清淡雅致的水墨画一样,虽然不美的惊人,但是却别有滋味。
卫诃心思却没有在周围的景色上,他不看四周,低头好像在想什麽,无意识的跟著韩予走著,好像提议来S市,指定旅游计划的人不是他一样。
韩予不知道卫诃来S市是什麽目的,现在满腹心事的样子也猜不出来是为了什麽,但是他也不问他,只在卫诃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按下了快门。
“……爸爸,你拍我干什麽?”卫诃被快门的声音唤回神,转头问韩予。
“没什麽,突然觉得我儿子长得很好看,拍两张而已。”韩予笑著,扬了扬手中的相机。
卫诃有点脸红,默默的转过头,甩给韩予一个後脑,说道:“我不喜欢照相。”
“为什麽?”韩予拿著相机跑到卫诃的面前,对准角度就想拍:“小诃那麽好看,不照下来很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