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凌当归宣布许军来犯之时,令闫庚、崔醒、邵覃、唐鸣等武将前往宛州抵御外敌。
朝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不少人再次建议投降。满朝文武,主和派已经如狂风压境。
凌当归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和许国和谈,或许还能去当许国的官,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
凌当归笑了一声,“诸位吃的是宜国的饭,享受的是宜国最优越的待遇。那你们便理当为宜国出生入死,为君守节,国破时,以身祭洒死去亡灵才是。怎么?宜国还没亡呢,许国的兵还没打进清都呢,你们都已经想着为许国效力了是吗?你们啊让朕这个皇帝该如何想呢。”
群臣不敢言。
他们分明见小皇帝有投降之意,这几日才说得频繁的,怎么转念就
凌当归冷了神色,起身拔出佩剑,挥扬砍断木案一角。
平淡而掷地有声:“从今日起,满朝文武,谁若有敢言降者,便如同此案!”
凌当归丢了宝剑,环视整个殿宇,郑重而肃穆,目光幽深,不可直视,“朕将坐守清都,与清都共存亡。”
这是他作为名义上的宜国皇帝,最后的气节了。
说完这句话后,凌当归又笑了一声,此刻他竟希望许国早点打过来,让陆观南早点结束这一切吧。
太煎熬。
第183章 国亡
宛州撑了两个月,沦陷敌军之手。
消息传到清都的时候,正是五月溽暑,宫殿里闷热不堪。
为了省出军费,凌当归将往年过夏的一切皇家配备都削减七成。这夏天属实如同蒸炉,人被炙烤。
午后,凌当归躺在凉席上歇息,没过多久便被热醒,已是满头大汗。
他夺过吉祥手里的蒲扇,用劲地给自己扇风。扇来的风,也是热意腾腾的。直到喝下一碗清凉的绿豆汤时,才觉得压下了些闷热。
东梧卫的密报一条接一条。
哪个宗亲忙着转移财产与家人,哪个京官又忙着托关系勾结许国人在炎热酷暑中,清都仿佛都快要冒烟了。
凌当归将这些都看了,疲倦地丢掉,懒得再管,只当不知。
又一条密报,宛州失守,邵覃、唐鸣等人战死,闫庚、崔醒受伤,退回清都。
凌当归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来,召集群臣,部署最终的清都保卫战。
不考虑和谈,如今只能死守清都。
商议了足足三个时辰后,天已经黑了。
凌当归坐在廊下,始终难安宁。一夜只睡了一个时辰,次日又再上朝,睁眼闭眼全都是清都的战情,心力交瘁,甚至也无暇顾及趁乱逃跑的京官宗亲们。
期间无数次陆观南托人送来书信劝降劝和,凌当归皆不应。
“这小皇帝竟有此气节,当真刚烈。”清都城门外,谢晋原慨叹道,“只可惜,为时已晚,终成亡国之君。”
许国人原都以为打到宛州或清都,凌纵就会投降求饶的。谁知竟是宁死不降,可谓生了几分敬佩。
高头大马上的陆观南,冷冷道:“宜国灭国,罪在天熙,本非永安之过。他也背负不起这么重的罪过。”
永安,正是凌纵继位后的年号。
“这话也是。”谢晋原拱手道:“殿下,正是时机,请下令吧!”
陆观南回头看了看士气高昂的百万雄兵,个个精神振振,只待一声令下,便踏平清都城。
此时此刻,躺在病榻上的昭平帝在苏贵妃的搀扶下,艰难起身,步至高台,眼中所见,是即将被破的清都,是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
此时此刻,披坚执锐的将士们历经沙场,在这最后一道关卡前,眼中所见,是王侯将相的封赏,是福泽子子孙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