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2)

李静璇匆匆跟了上去,心中暗喜,多亏了她姑母的安排,这下又能多片刻时间守着她的玄澈哥哥了。

……

秦邵陌抬步进了昭和堂,这是他母亲常年礼佛的地方。

大长公主跪在佛前闭目诵经,左手持一串菩提子,右手缓缓轻敲木鱼。声合乎心,心应乎声,念佛声与木鱼声回荡在佛堂中,自然而宁静,秒善而高雅。

秦老侯爷健在时,常驻北疆征战,大长公主前半辈子都是提心吊胆渡过,日日诚心礼佛,祈祷夫君每每都能平安归来。

然,事不遂人愿,老侯爷六年前战死北疆,失去丈夫的哀痛还未平复,他儿子却也要去北疆,这可是她唯一的儿子,武阳侯府最后的血脉,大长公主苦苦哀求,声声训斥,最后还是拦不住秦邵陌。

三年来,这位母亲更是夜夜难眠,日日用心诵经参佛,终于才盼得儿子平安归来。

秦邵陌自然知道他母亲的苦楚,然而父亲大仇岂能不报,他母亲能拦他一日,终是拦不住他一世。

纵然当年圣上也执意不放他出征,然而自他父亲去世后,北疆蛮人趁虚南侵,屡战屡胜势不可挡,秦邵陌多次主动请缨,直到第三年,圣上才痛下决心准他出征。

“母亲。”

待到他母亲诵完经文,木鱼声罢,秦邵陌才上前将她扶起来。

这位武阳侯俊秀冷艳的面容大多遗传他母亲,所谓美人迟暮,岁月并未在这位大长公主身上留下多少痕迹,精致的轮廓下,一双丹凤眼着实优雅,虽是素雅的缃色长衫,穿在她的身上却是端庄又尊贵。

秦邵陌扶着他母亲出了佛堂,来到外厅的花梨木桌边,李静璇早已在此等候多时,赵嬷嬷端来了清茶。

“姑母请用茶。” 小姑娘乖巧地将茶盏奉到她姑母手中。

“乖,坐吧。”

大长公主含笑接过茶,略抿了一口,随后放下茶盏,慈眸看向儿子,“邵陌,你离开的这三年,阳城的变化着实不小,空闲时不如带着璇儿一起出去转转,她也难得出……”

“母亲叫儿子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吗?”

未等他母亲说完,秦邵陌开口打断,他自然明白此番话的用意。

“姑…姑母,今年庵州进贡的樱桃甜的很,父皇知道您喜欢,此次特意叫我带来了,我去叫人取来。”

李静璇察觉氛围有些不对,生怕自己夹在当中尴尬,所以寻了这个借口出了大厅,然而人未走远却又折回,屏着呼吸躲在门外探听里面的谈话。

一声风起,树叶沙沙而响。

大长公主蹙眉长叹了一声,说,“你今年二十有四,与你同岁的郑国公家的世子,早在前年就成了婚,现在孩子都两岁大了,你偏要去北疆,好在是完完整整地给我回来了,你说你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留下我一人孤苦无依该如何是好。”

不知是恨,还是怨,话音未落,大长公主已是潸然泪下。

秦邵陌墨眉微拧,静默不语。

抹了眼泪,大长公主又说,“璇儿多好的姑娘,金贵的嫡出公主身份,心思又是在你身上的,你一天到晚冷着个脸,对人家爱答不理的,是个什么意思?”

“母亲心里明白儿子是什么意思。”秦邵陌冷淡回了一句,漫不经心地喝了一口茶。

见此,他母亲正色说,“那好,你若不喜欢璇儿,我也不勉强你,你给我在这阳城中挑个姑娘出来,今年你若不成婚娶妻,下次不管你是要去北疆还是南疆,我都一头撞死在这佛堂,省得你整日嫌我唠叨!”

“过两日会去如统领府上提亲。”

闻言,大长公主愣了一瞬,随后大喝,“不行!”

“既是催我成婚,怎么现在又说不行了。”说话间,